打开APP

深圳先进院首次揭示肠道噬菌体组与II糖尿病的相关性

            小编推荐:您不可错过的2018(第四届)肠道微生态与健康国际研讨会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筹)研究团队,在人体微生物组研究领域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A Human G

2018-02-11

研究首次揭示肠道噬菌体组与II糖尿病的相关性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筹)研究团队,在人体微生物组研究领域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A Human Gut Phage Catalog correlates the Gut Phageome with Type 2 Diabetes为题,发表在Microbiome(《微生物组》)上,该研究首次证实了人体肠道噬菌体组和糖尿病的关联性。深圳先进院合成所研究员马迎飞为该文章的

2018-02-10

Cell Metab:研究揭秘2糖尿病患者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的原因!

2018年2月9日讯 /生物谷BIOON /——在一项新研究中,来自乌普萨拉大学与隆德大学的研究人员展示了为什么2型糖尿病人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这项研究于近日发表在《Cell Metabolism》上。图片来源;Cell Metabolism2型糖尿病是全球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全球已经有超过4亿人患该疾病。生活习惯和遗传因素都会导致患该疾病。该疾病的主要问题是降血糖的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由胰腺中

2018-02-09

J Clin Periodontol:保持口腔健康或能有效改善2糖尿病症状

2018年2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Periodontology上题为“Benefits of nonsurgical periodontal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chronic periodontitis: a randomiz

2018-02-04

糖尿病 糖尿病的春天来了!电子调制颈动脉窦神经成功逆转小鼠2糖尿病

【电子调制颈动脉窦神经可作为2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最近发表的一项糖尿病新研究指出,来自CEDOC-NOVA医学院的研究团队与药物公司电涌生物电子公司合作,通过对大鼠进行实验,证实了通过对颈动脉窦神经进行调制来恢复胰岛素敏感性和葡萄糖稳态的结果,所述敏感神经将颈动脉体与脑电连接。这项研究发表于糖尿病学杂志《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杂志》上。这一研究对治疗和管理糖尿病带来了全新的视角。早在2013年,该研究

2018-01-16

脂肪细胞产生的分子GTF2IRD1隐藏着2糖尿病的致病“关键”

【脂肪细胞产生的分子减少小鼠肥胖和糖尿病】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员在脂肪细胞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生物途径,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些肥胖的人患2型糖尿病等代谢疾病的风险很高。这项新发现最初在小鼠身上得到了人类患者数据的支持,可能会带来新的生物标记物来预测谁处于危险之中,并指导治疗以减轻肥胖带来的医疗负担。根据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的数据,美国超过三分之一的成年人被认为临床上肥胖,而极端肥胖(BMI

2018-01-17

Diabetologia:电刺激疗法或可治疗II糖尿病

2018年1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来自CEDOC-NOVA医学院的Sílvia Vilares Conde等人在大鼠水平证明能够通过电刺激颈动脉窦神经(该神经连接大脑与颈动脉小体)的方式起到恢复机体胰岛素敏感性以及血糖稳态的目的。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Diabetologia》杂志上。2013年,作者等人首先发现颈动脉小体是一个成对的器官,位于颈动脉分歧的地方。此前一直认

2018-01-16

体重影响2糖尿病血糖控制和死亡率吗?最新研究给出说明!

【2型糖尿病患者所有体重类别的长期死亡率增加】根据发表在《糖尿病护理》上的一项在线研究所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所有体重类别的长期死亡率都在上升,体重指数(BMI)降至25至30公斤/平方米。来自瑞典哥德堡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研究,评估了2型糖尿病患者的短期和长期死亡率,这些患者的糖尿病病程为5年及以上,数据资料均来自瑞典国家糖尿病登记册,以及来自普通人群的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对照。研究平

2018-01-10

中国科学家成功解析胰高血糖素受体结构 有望开发出2糖尿病新型疗法

2018年1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B类G蛋白偶联受体(GPCRs)在机体激素稳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其也是多种类型疾病的重要治疗靶点,比如2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这些受体包括胞外结构域(ECD)和跨膜结构域(TMD),这两个区域都需要与其同源多肽配体相互作用来调节下游信号转导,由于目前研究人员很难制备出高质量的蛋白质,因此对于科学家们而言,确定B类GPCRs的全长结构目前仍然是一

2018-01-08

EbioMedicine:“死亡受体”—预测2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2018年1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EbioMedicine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瑞典隆德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血液中的死亡受体或能用来直接测定个体患心血管疾病及2型糖尿病的风险,而且携带已知疾病风险(高血糖和高血脂)的个体机体中血液中往往含有较高水平的死亡受体。图片来源:www.reading.ac.uk当机体被感染时,当抵御病毒的白细胞被移除时死亡受体

2018-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