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技:DNA探针检测试纸 8小时快速鉴定肉类成分
从超市买到的牛肉,有无混入其他肉类?现时常用的基因排序监定方法须耗费四十八小时,且对熟食检验成效欠稳定。城大生物及化学系教授郑淑娴及团队,花费两年时间及六十万研究资金,运用分子生物技术研发出一种快速鉴定方法,仅须使用植入DNA探针的特定检测试纸,即可在短短8小时内完成鉴定,而现在常用的基因排序鉴定方法须耗费48小时。
Cancer Cell:线粒体代谢调节因子SIRT4防止肿瘤细胞DNA损伤
2013年4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细胞的增长和分裂过程中,细胞需要被制衡以确保它们正常工作,同时适应他们周围不断变化的环境。研究人员研究了调节生理,热量限制和老年化的一组蛋白质,已发现其中一个蛋白质扮演重要角色。 SIRT4,七个去乙酰化酶(Sirtuin)蛋白质中的之一,在细胞能量来源线粒体中控制能量的使用。
Nature:新方法采用血液检测癌细胞进化
2013年5月3日讯 /生物谷BIOON/--通过检测病人血样变化,剑桥科学家开发出新方法实时检测肿瘤如何进化并对药物产生抗性。相关研究发表在近期Nature杂志上。 癌症病人血液中具有痕量的肿瘤DNA,称之为循环系统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ur DNA,ctDNA),剑桥大学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通过追踪ctDNA的变化可以检查发病进程以及在化疗过程中对药物产生抗性过程。
PNAS:发现可以帮助老化细胞进行DNA修复功能的特殊蛋白质
2012年9月2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一直以来,科学家都在研究为什么细胞会随着其老化而不断丧失修复自身的能力,如今来自罗彻斯特大学的研究者给出了答案,相应的研究报告刊登在了国际著名杂志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
北京市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成功引进血液筛查核酸检测技术
(2012年10月16日,北京)近年来,"脐带血造血干细胞"这一新名词引起了众多准妈妈们的强烈兴趣。以往孕妇分娩中常被视为废弃物的脐带血,因其富含造血干细胞,成为继骨髓和外周血后的第三大造血干细胞来源,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逐渐得到全世界的认可,也越来越受到医学界和社会的重视。干细胞是一种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的潜在功能,医学界称之为"万用细胞"。
MCB:癌细胞DNA的连续复制或引发复制叉的崩溃
2012年11月2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Molecular & Cellular Biology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南加州大学的研究者表示,发生特定突变的细胞可以继续进行其DNA的复制,即便是抗癌疗法移除了它们进行增殖的原材料,它们也可以依然增殖,这就引发了一系列灾难性的结果发生。
JCI:发现一小段DNA序列控制血细胞发育和血管完整性
2012年9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蛋白GATA2被称为血细胞发育的主要调节物。当编码GATA2的基因发生突变时,严重性血液疾病如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就会产生。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研究人员和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合作者开展合作,重点研究GATA2基因,从而意外地发现一小段DNA序列促进这种强大的主要调节物表达。
BJC:原发宫颈癌普查中HPV DNA检查较液基细胞学检查有优越性
人乳头状瘤病毒(HPV) FOCAL研究是一项三臂、随机试验(Three-arm study),旨在评估HPV DNA检查作为宫颈癌原发筛查程序的效果。其首轮数据显示,对于相继检查结果或者为hrHPV阳性/细胞学阴性或者为ASC-US阳性/HPV阴性的女性,与随机进入细胞学检查臂组的女性相比,随机进入HPV检查臂组的女性CIN2+检出率会更高。论文发表于BJC杂志最新一期在线版上。
GE医疗与CDI签署iPSC细胞检测产品及模型许可协议
2012年12月29日讯 /生物谷BIOON/ --GE医疗集团(GE Healthcare)宣布,已与细胞动力学公司(Cellular Dynamics International,CDI)签署了一项许可协议,开发新的细胞分析检测产品。根据协议,GE医疗授权CDI开发、生产、销售源于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的细胞分析检测产品及模型,这些产品及模型可用于药物发现及毒性筛选。
ACS Nano:开发出快速检测疾病发生的DNA纳米探针技术
2012年10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许多犯罪分子作案都会留下线索,类似地,人类的许多疾病,比如癌症,也会留在某些遗传线索。用于检测疾病发病中相关DNA的工具,如miRNAs,其由于花费高检测速度慢,逐渐变得并不适用。 近日,来自哥本哈根大学的研究者发明出了一种新型方法可以更加快速地检测出相关的人类疾病。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ACS Nano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