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 Sci Rev:靶向肿瘤微环境或有望开发出新型癌症纳米诊断技术

2017年7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全球范围内,癌症是引发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当前主流的癌症疗法,比如手术、化疗和放疗等仅会表现出有限的治疗效果,当然这部分取决于肿瘤生物学的复杂性和异质性。近几十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今纳米医学受到了科学家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人员希望纳米医学能够帮助快速开发新型的个体化疗法来进行更加有效且可靠的癌症诊断及治疗。图片来源:Science

2017-07-04

Nature子刊:新型细胞成像技术或助力癌症疗法的开发

2017年6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于国际杂志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约克大学和莱顿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技术,利用荧光成像来追踪多种疾病种关键酶类的活动,包括癌症、遗传性疾病和肾脏疾病。这项新技术或有望帮助研究人员开发治疗癌症、炎症以及肾脏疾病的新型疗法。图片来源:Liang Wu本文研究还为科学家们提供了一种诊

2017-06-14

Nature:利用smFRET成像技术揭示肾上腺素激活的G蛋白偶联受体变化

Scott Blanchard和他的团队利用他们开发出的这种基于相机的成像平台追踪G蛋白偶联受体(GPCR)如何对它们的环境作出应答。图片来自 Dr. Daniel Terry/Weill Cornell Medicine。2017年6月10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威尔康奈尔医学院、斯坦福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新的允许人们追踪细胞表面上单个蛋白分子的成像方

2017-06-10

生物样品中蛋白定量的革命性方法:靶向蛋白质组技术

· 荣膺Nature Methods杂志年度方法· 无需抗体、直接检测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高特异性:同时分析蛋白上数个肽段· 高灵敏度:可检测低至amol级(10-18)的蛋白信号· 高通量: 可同时分析数十个蛋白质含量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直接执行者,生物学研究离不开分析蛋白质的组成及含量变化。目前研究样本中蛋白质的含量都是间接方法:1.基于抗体的检测方法,如Western blotting、EL

2017-06-05

利用CRISPR-Cas9技术开发出帕金森疾病新型筛选工具

2017年6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发表在国际杂志Scientific Repor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中佛罗里达大学(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利用突破性的基因编辑技术开发出了一种帕金森疾病的新型筛查工具,帕金森疾病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这种技术能够帮助科学家们在实验室中对名为α-突触核蛋白的大脑蛋白进行实时监测,

2017-06-07

烟台海岸带所海洋贻贝粘蛋白基仿生传感技术研究获进展

发展适合于现场快速检测海洋生物大分子及海洋细菌的生物传感器技术,对于及时快速地开展海洋环境监测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生物大分子的检测,一般采用酶联免疫法、生物化学测试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等技术;对全细胞的检测,则通常需要通过细胞培养实验来完成。然而,上述方法存在仪器复杂、设备昂贵、检测耗时长等缺点,仅适用于实验室分析。在海洋环境中,贻贝可通过其足丝分泌贻贝粘蛋白,该蛋白具有优越的粘滞性和良好

2017-06-01

Stem Cell Rep:干细胞所需的特殊蛋白质竟能成为靶向杀灭乳腺癌细胞的新型靶点

2017年6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 --经过很多年的研究,癌症研究者们开始意识到,癌细胞在某些特殊方面上的行为或许和干细胞非常类似,当暴露于特定的信号下,非特化的细胞(unspecialized cells)就会开始分化。当干细胞分化时,其会从一条单行道开始慢慢变得特化,直至最终死亡,比如乳腺中的干细胞就会转化成为管腔细胞(产生乳汁的工厂),诸如这样的细胞往往寿命有限,癌细胞往往非常像干

2017-06-05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科学家建立高效运载胞内蛋白技术

5月16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人口健康领域)宋海云研究组与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樊春海组合作的研究论文Nanodiamonds Mediate Oral Delivery of Proteins for Stem Cell Activation and Intestinal Remodeling in Drosophila 在线发表于ACS applied Materials &

2017-06-01

新型机器人技术追踪癌症信号通路,及早发现癌症迹象!

恶性黑色素瘤是最常见,也是最危险的癌症类型之一。日前,来自亚历山大大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使用创新机器人技术研究棕色色素痣如何以及为什么变成恶性黑色素瘤。这一发现会使未来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变得十分容易。研究人员还强调,为了避免恶性黑色素瘤,在使用很多化妆品和面霜的时候都应该格外小心。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只知道是哪些基因突变诱发棕色色素痣诱变为恶性色素瘤,但是对于在恶性黑色素瘤发展的过程中,蛋白质和信号通

2017-05-24

看得见的蛋白互作新技术Duolink PLA

现今,科技发展的齿轮正在高速运转,每隔2-3年就会出现一个重大的技术变革引领生命科学走向更精细、更微观、更真实的水平,这其中也包括蛋白的研究。在疾病的致病机理、分子机制、信号通路、药物筛选以及新型诊断标志物的发现中,传统的蛋白研究“金标准”方法如Co-IP、Western blot、ELISA、IF等已呈现出很大的局限性。  你可能在实验中遇到过以下问题:WB方法灵敏度较低,无法检测低丰

2017-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