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新型心脏支架获批 快速治疗动脉穿孔

  日前,BIOTRONIK公司宣布美国FDA批准了一种用于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穿孔或心脏血管撕裂的装置。这一PK Papyrus覆盖冠状动脉支架系统是近17年来首个获得FDA批准用于该适应症的设备。冠状动脉穿孔会在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手术期间发生。PCI通常用于治疗由于斑块(脂肪沉积物和瘢痕组织)积聚而导致的心脏血管(冠状动脉)狭窄。在进行PCI期间,会将一端具有球囊的

2018-09-18

JCI Insight:新型血液检测技术有望快速检测个体二次心脏病发作的风险

2018年9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JCI Insight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Baker心脏与糖尿病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血液检测技术,其能够快速且简单地检测一个人是否存在心脏病二次发作的风险。图片来源:Baker Heart and Diabetes Institute研究者Peter Meikle表示,我们鉴别出了一种特殊的血浆脂质生物标

2018-09-12

新型的血压指南或会让数百万人担心患心脏病的风险

2018年4月27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研究人员提出的降低高血压诊断门槛的建议似乎会对80%的新诊断患者带来伤害,相关的研究分析刊登于国际杂志JAMA Internal Medicine上,来自美国的两家机构提出建议,将收缩压达到130mmHg的人群认为是高血压人群,而这可能会弊大于利。此前,研究人员认为一个人的收缩压如果达到140mmHg及以上的话就可以被诊断为高血压了,但去年年

2018-04-26

揭示生物支架增加心脏病发作风险之谜

图片来自Inselspital, Bern University Hospital。2017年11月6日/生物谷BIOON/---生物降解支架(biodegradable stents,简称生物支架)被认为是治疗冠状血管变窄的理想方法。但是迄今为止,这些生物支架非但不能令人满意地溶解,反而会比金属支架更加频繁地导致二次心脏病发作。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瑞士伯尔尼大学医院心血管内科的研究人员解决了这

2017-11-06

Nat Genet:科学家鉴别出引发新生儿患先天性心脏病的新型致病基因

2017年10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每100个新生儿中大约有1名新生儿会患上先天性心脏病(CHD),如今CHD依然是导致新生儿因出生缺陷死亡的主要原因,尽管手术和护理技术的提高能够有效提高CHD患儿的存活率,但CHD患者在后期生活中依然面临着较高风险的心脏并发症、其它先天性畸形以及神经发育缺陷等。图片摘自:Thomas Splettstoesser/Wikipedia/CC BY

2017-10-10

Sci Rep:新型生物活性分子能够保护心脏健康

2017年9月7日/生物谷BIOON/---心脏病发作后通常会引发急性的免疫反应,淋巴细胞会浸润心肌组织清除死亡细胞以及促进结痂。之后会伴随第二次免疫反应,促进伤口的愈合。然而,心脏病患者发病之后的很长时间内都会持续存在低剂量的急性炎症反应。在最近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Ganesh Halade博士等人发现通过给下搜狐一种叫做lipoxin的脂类生物活性

2017-09-07

Sci Rep:新型药物可治疗由有害遗传变异导致的心脏疾病

2017年7月3日 讯 /生物谷BIOON/ --b-阻断剂是世界上常用的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例如心律失常或心脏衰竭等等。几十年来,科学家们已经知道了b-阻断剂能够用于降低心率以及收缩力,从而起到放松心压的目的。然而,最近一项由纽约大学研究者们做出的工作则表明,这些药物同时能够缓解一系列由于遗传变异引发的心脏疾病。利用心脏衰竭模型以及下一代测序技术,研究者们分析了心脏细胞中的RNA表达水平,进而

2017-07-03

新型心脏“补丁”——心脏病治疗的重大突破!

由明尼苏达大学领导的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团队创建了一个革命性的 3D 生物印迹补丁,可以帮助在心脏病发作后治愈带疤痕的心脏组织。此发现是在治疗心脏病发作后组织损伤患者方面的重大进步。研究报告今天在美国心脏协会

2017-04-17

聚焦 : 预测心脏病风险,新型可靠标志物问世

长期以来,医生一直是通过检测C反应蛋白(CRP)(一种炎性生物标志物)来预测心脏病发作或其他重大心脏疾病的风险。最近一项新的研究表明,CRP可能不是唯一的指标。

2017-04-12

新型药物洗脱支架提升冠心病介入手术治疗效率

冠心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并呈现年轻化态势。随着医疗技术革新,冠心病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简称PCI)治疗因其创伤小、恢复佳、再狭窄发生率低等优势,逐渐成为主

2017-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