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专家交流新冠病毒研究成果 强调全球合作
记者10日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获悉,由该所倡议、中俄多家科研机构共同参与的中俄新型冠状病毒学术研讨会近日线上举行,中俄同行交流各自新冠病毒研究成果,并呼吁全球科学家加强应对新冠疫情合作。双方还就下一步合作进行研讨,希望为“中俄科技创新年”活动奠定基础。本次线上研讨会分为背景介绍、科研进展报告、团队讨论三阶段进行,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和俄罗斯科学院院士维塔
什么样的抗体对新冠病毒有强效?《科学》最新研究发现关键因素
为制止新冠病毒在全世界的大流行,开发有效的疫苗是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从感染新冠病毒后康复的患者体内,很多研究者找出了人体免疫系统制造的中和抗体。在此基础上,科学家们正在设计和开发疫苗。根据顶尖学术期刊《科学》今日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由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主导的一支科研团队,对近300
英学者:新冠病毒可能早已“休眠”于全球多地
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日前刊登一篇报道引述牛津大学学者汤姆·杰斐逊博士的话说,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新冠病毒在亚洲暴发疫情之前就已存在于世界其他地方。病毒可能此前在全球不同地方处于“休眠”状态,直到环境改变才开始传播。在这篇文章中,具有医学背景的杰斐逊援引一个证据是,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6月26日发布公告说,该校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在去年3月采集的巴塞
ALTEX:新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可能能够感染人类脑细胞
2020年7月8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称为微型大脑(mini-brain)的类器官(由人类细胞制成的微小组织培养物,可以模拟整个器官)可以被导致COVID-19的SARS-CoV-2病毒感染。这些结果提示着这种病毒可以干按人类脑细胞。相关研究结果于2020年6月26日发表在ALTEX: Alte
研究发现:隐性传播为新冠病毒人际传播主要方式
当地时间6日,《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刊登了一篇学术论文《隐性传播对新冠肺炎疫情应对的启示》(The implications of silent transmission for the control of COVID-19 outbreaks)。该研究发现,新冠病毒的传播主要是潜伏期感染者和无症状感染者造成的。这项研究由来自加拿大约克
目前没有足够证据表明孕妇感染了新冠肺炎病毒可以传染给胎儿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产科主任赵扬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目前还没有足够证据表明孕妇感染了新冠肺炎病毒可以导致母胎垂直传播。如果孕妇确诊感染新冠肺炎病毒是否可以继续妊娠?对此,赵扬玉表示,目前研究认为,确诊感染孕妇总体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普通人群基本相似,妊娠合并新冠肺炎转为重症的概率并不比普通人群高。“综合分析国内外研究文献,妊娠合并新冠肺炎总体愈后相对
Cell子刊:新研究表明在实验室培养皿中,新冠病毒可感染心脏细胞
2020年7月8日讯/生物谷BIOON/---一项新的研究表明作为导致COVID-19疾病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可以在实验室培养皿中感染心脏细胞,这表明COVID-19患者的心脏细胞可能会被这种病毒直接感染。这一发现是利用干细胞技术产生的心肌细胞取得的。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Cell Reports Medicin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Huma
再生元启动抗体鸡尾酒疗法3期临床 用于预防新冠病毒感染
7月6日,再生元(Regeneron)公司宣布启动一项3期临床试验,评估该公司开发的新冠病毒双抗体鸡尾酒疗法RGEN-COV2,在未感染人群中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能力。这些人曾经在近距离接触过COVID-19患者。再生元将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下属的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合作进行这一临床试验。同时,REGN-COV2治疗住院和非住院COV
新冠病毒会在20%的人口被感染后消失么?
2020年7月2日讯 /生物谷BIOON /——全球已有50多万人死于COVID-19。这是一场重大的悲剧,但可能没有一些人最初担心的那么严重。终于有迹象表明,在一些地方,流感大流行正在颤抖,仿佛它的引擎正在耗尽燃料。这促使许多政府放弃封锁,允许日常生活重新开始,尽管是小心翼翼的。SARS-CoV-2的传播一直难以预测和理解。例如,在钻石公主邮轮上,病毒很可
用纳米海绵“吸走”新冠病毒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的张良方教授团队联合波士顿大学(Boston University)的Anthony Griffiths教授团队,在纳米领域的顶尖期刊Nano Letters上发表了他们的最新研究结果——该联合团队开发了一种纳米海绵,已在细胞实验中证实可以“吸走”新冠病毒,让它们的感染能力下降90%!后续的动物研究正在进行之中。张良方教授是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