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发现一种将癌症进展与基因组不稳定性关联在一起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2019年1月24日/生物谷BIOON/---我们的DNA经常受到攻击。这种含有我们的遗传信息的分子极易受到从环境因素(如辐射)到我们呼吸的空气和我们吃的食物中的化学物的一切东西的影响。基因组不稳定性可导致遗传疾病、慢性疾病和癌症易感性。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研究人员确定一种称为ubiquilin-4的蛋白水平升高成为基因组不稳定性的一种新的生物标志物。他们发现ubiquili

2019-01-24

研究发现调控植物抗铝毒转录因子STOP1稳定性的机制

 12月17日,国际学术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黄朝锋研究组完成的题为F-box protein RAE1 regulates the stability of the aluminum-resistance transcription factorSTOP1 in Arabidops

2018-12-24

复旦大学Cell子刊发文揭示TET2如何联系表观遗传调控和基因组稳定性维持

2018年11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本文亮点:SNIP1介导TET2和多个转录因子的相互作用,包括c-MYCTET2通过SNIP1依赖性方式保护细胞,避免发生DNA损伤诱导的细胞凋亡TET2-SNIP1-c-MYC调控轴帮助TET2实现DNA序列特异性招募DNA双加氧酶TET2能够通过催化5-甲基胞嘧啶发生去甲基化来进行基因表达的调控,通过表观遗传学的方式影响基因活动。但TET2本

2018-11-07

ACS Nano:新技术可提高微型诊断设备在体内的稳定性

2018年9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使用微型设备诊断和治疗人体疾病很快就会成为现实。但是,这些装置在身体内如何保持仍然是一个问题。现在,在ACS Nano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们报告说他们已经找到了将微电机封装成药丸的方法。药丸涂层在释放药物货物之前穿过消化系统时能够起到保护设备的作用。(图片来源:www.pixabay.com)这种微型设备是宽度大约为人类头发的,能够自行推进的微观机

2018-09-07

卫材睡眠障碍新药lemborexant显著改善夜间觉醒及次日清晨姿势稳定性和驾驶性能

2018年6月6日讯 /生物谷BIOON/ --日本药企卫材(Eisai)与普渡制药(Purdue Pharma)近日在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举行的第32届美国联合专业睡眠学会年会(SLEEP 2018)上公布了实验性睡眠/觉醒调节剂lemborexant的2个关键性I期临床研究(Study 108,Study 106)的数据。Study 108研究:听觉觉醒阈值评价lemborexant相对于唑

2018-06-06

Science:揭示病原菌粘附蛋白的极端机械稳定性机制

2018年3月31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慕尼黑大学的研究人员描述了能够让一种广泛分布的细菌性病原体粘附到它的人类宿主组织上的物理机制。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8年3月30日的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Molecular mechanism of extreme mechanostability in a pathogen adhesin”。这张图片展示了葡萄

2018-03-31

揭示染色体不稳定性导致癌症转移机制

2018年1月20日/生物谷BIOON/---癌症转移如何发生一直是癌症生物学的关键奥秘之一。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威尔康乃尔医学院和纪念斯隆-凯特林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指出肿瘤细胞中的DNA长期泄漏能够触发癌症转移,即来自原发性肿瘤的细胞经迁移后在身体较远的部位中形成肿瘤。相关研究结果于2018年1月17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Chromosomal instability

2018-01-20

研究揭示Hh信号通路转录因子Ci/Gli蛋白稳定性调控新机制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赵允研究组的研究成果,以UbcD1 regulates Hedgehog signaling by directly modulating Ci ubiquitination and processing为题,在线发表在EMBO Reports上。该研究发现UbcD1调控了Hh信号通路中关键转录因子Ci/Gli的蛋白稳定性。Hh信号

2018-01-04

Nat Commun:研究揭示O-GlcNAc糖基化修饰维持基因组稳定性的分子机制

DNA总是受到内源或外源环境中多种损伤因子的攻击,例如DNA复制错误、细胞代谢产物、电离辐射、紫外线照射和化疗试剂等,这些因素都会引起DNA损伤的产生。如果不能够及时有效修复DNA损伤,将导致基因组不稳定性,进而诱发多种人类疾病,如肿瘤、神经退行和出生缺陷。为维持基因组稳定性,生物体进化出一套保护机制来监控DNA损伤并及时修复,这一机制即为DNA损伤应答。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郭彩霞研究组与中

2017-12-16

多能干细胞遗传物质稳定性调控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郑萍课题组在多能干细胞遗传物质稳定性调控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Mouse embryonic stem cells have increased capacity for replication fork restart driven by the specific Filia-Floped protein complex为题,在线发表在Cell

2017-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