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遗传学: 通过性别比例失衡控制疟蚊种群数量
利用一个基因改造方法使疟蚊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衡,能迅速降低它们的繁殖能力和抑制其生长。发表在本期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这项研究表明,雄性后代出生数量的人为增加也许能为控制疟疾传播提供一个有效手段。
Phytotaxa:辰山植物园修订中国三种卫矛属植物性状特征
近日,Phytotaxa在线发表了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植物分类研究组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成果:Revision of three species of Euonymus (Celastraceae) from China(中国三种卫矛属植物的修订)。该文是科研人员野外长期考察取得的世界卫矛属植物分类学与系统学修订的阶段性成果。
Cell:研究人员首次发现获得性性状通过小RNA遗传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Cell刊登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Transgenerational Inheritance of an Acquired Small RNA-Based Antiviral Response in C. elegans。”中心研究人员通过RNAi技术首次发现,获得性性状可以通过小RNA进行遗传,而不需要基因组DNA的参与。
Nature:发现与血小板数量和体积相关联的基因组位点
12月8日,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来自法、英、美、意等多国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研究发现53个基因组位点,它们与血小板的数量和体积有可靠关联。 血小板参与止血作用,血小板的数量和体积受到严格控制。研究者对在超过65,000人当中进行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的结果所做的这项“元分析”,识别出53个基因组位点,它们与血小板的数量和体积有可靠关联。
PNAS:欧洲人的殖民减少了美洲原住民人口数量
最新一期的PNAS在线刊登了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Brendan O'Fallon研究团队的研究论文"Native Americans experienced a strong population bottleneck coincident with European contact",这项遗传研究提示,在大约500年前美洲原住民的人口数量遇到了显著的收缩,这恰逢欧洲人的殖民。
Nat Genet:韩斌等高效鉴定水稻复杂性状基因获突破
12月4日,国际著名杂志Nature Genetics在线以Article形式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等研究机构近期的研究成果“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of flowering time and grain yield traits in a world-wide collection of rice germplasm”(利用世界范围收
Science:研究揭示人类数量激增后出现的罕见等位基因
5月11日,国际著名杂志Science在线刊登了国外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Recent Explosive Human Population Growth Has Resulted in an Excess of Rare Genetic Variants,”,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自人类数量激增以来出现了更多的罕见等位基因。
Arch Intern Med:梅毒与男性HIV感染者中CD4细胞数量快速下降和病毒载量增加相关联
根据一篇于2012年7月23日在线发表在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期刊上的论文,在遭受HIV病毒感染的男性体内,梅毒(Syphilis)与CD4细胞数量的快速减少相关联,也与病毒载量(viral load, VL)增加相关联。
拜耳与陶氏转基因性状之争将进入仲裁
美国地方法院弗吉尼亚州东区法院(EDVA)下令要求拜耳作物科学与陶氏益农有关转基因耐除草剂性状之争在30日内进入仲裁程序,同时保留拜耳公司向美国陶氏益农追求索赔的权力。拜耳于今年1月就陶氏益农未经授权使用拜耳的草甘膦抗性专利技术提起诉讼,而陶氏随后动议法院罢免未决诉讼,但被法院拒绝。 法院下令双方每120天向法院提供一份“联合状况报告”,直到仲裁结束。双方之间的许可协议包含了大量的仲裁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