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抗原呈递细胞的黑科技获罗氏超10亿美元青睐,挤压细胞显示出特异性抗癌效果
16日,美国生物技术公司SQZ Biotech与罗氏(Roche)宣布扩大合作,并达成价值超过13.75亿美元的合作协议,罗氏将继续利用SQZ的平台开发基于抗原呈递细胞(APCs)的抗癌细胞疗法。该合作包括1.25亿美元的首付里程金和每个项目可达2.5亿美元的长期里程金。根据协议内容,SQZ有可能获得高达10亿美元的付款。早在2015年时,这两家公司曾达成接近5亿美元的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基于外周血
eLife:基因标记能够预测脊柱损伤的预后效果
2018年10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根据发表在《eLife》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科学家已经确定了与脊髓损伤严重程度相关的基因特征。这一发现可以为寻找预测脊髓损伤恢复的生物标志物提供信息,并可能确定新的治疗靶标。到目前为止,仍没有针对脊髓损伤后立即恢复运动和感觉功能的治疗方法。其中一大主要障碍是缺乏对脊髓损伤发生时发生的复杂生物过程的理解。“我们对脊髓损伤引发的病理生理过程的理解是不完
Dev Cell:新研究能够提高皮肤移植的效果
2018年9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皮肤在胚胎中发育的机制,这一发现揭示了如腭裂等先天缺陷的基因根源,同时为烧伤患者开发更多功能性皮肤移植的疗法铺平了道路。每年有成千上万的人接受皮肤移植手术来修复烧伤,先天缺陷或伤口。医学的进步(包括使用患者自身皮肤细胞生长新皮肤的干细胞疗法的出现)改善了皮肤移植疗法。但替代皮肤往往缺乏原有皮肤的重要的功能
HIV潜力新药抗炎效果强大 耐药结肠炎临床II期结果积极
Abivax是法国一家致力于开发HIV功能性治愈疗法及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癌症新型疗法的生物技术公司。近日,该公司公布了实验性药物ABX464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一项IIa期临床研究ABX464-101的积极顶线数据。数据显示,ABX464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并且在临床和内窥镜终点方面表现出了显着疗效。ABX464-101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IIa期研
JAMA Oncol:研究揭示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化疗效果的不同
2018年9月3日 讯 /生物谷BIOON/ --此前研究已经表明患有肌肉浸润性膀胱癌的患者在手术切除膀胱之前从化学疗法中能够受益。但是哪种类型的化疗可以在完全缓解率或癌症控制方面获得最佳结果却并不清楚。最近,莫菲特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检查了来自800多名晚期膀胱癌患者的数据。在发表在《JAMA Oncology》杂志上的结果显示, ddMVAC化学治疗组合带来的完全反应的可能性更高。膀胱癌是美国第
Lancet Oncol:人工智能帮助预测癌症患者接受免疫治疗的效果
2018年8月30日 讯 /生物谷BIOON/ --发表在《Lancet Oncology》上的一项研究首次证实,人工智能可以处理医学图像以提取生物学和临床信息。通过设计算法并将其开发用于分析CT扫描图像作者等人创建了一个所谓的放射学特征。该特征定义了肿瘤的淋巴细胞浸润水平,并提供了患者免疫治疗功效的预测评分。将来,医生可能因此能够使用成像来识别位于身体任何部位的肿瘤中的生物现象,而无需进行活组织
新研究说三联用药治疗高血压效果好
《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联合使用3种降压药可提升治疗的有效性,同时也能保障安全性。这项研究有望改变降压药的给药方式。新的给药方法使用替米沙坦、氨氯地平和氯噻酮这3种药物,每种药物的剂量比常规减少,它们被置于一个胶囊中。而常规疗法通常从单一药物小剂量开始给药,并根据血压控制情况考虑增加剂量或给新药。澳大利亚、斯里兰卡等国研究人员组成的国际团队报告说,从斯里兰卡11家医院和诊所
罗氏、新基联合疗法:对复发滤泡性B细胞淋巴瘤效果强劲
罗氏与合作伙伴新基(Celgene)开展的靶向抗癌药Gazyva(obinutuzumab,阿托珠单抗)联合Revlimid(lenalidomide,来那度胺)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滤泡性B细胞淋巴瘤的Ib期临床研究GALEN(NCT01582776)的数据已于近日发表于国际医学期刊《BLOOD》。该研究是一项开放标签、3+3设计研究,入组了19例既往已接受罗氏美罗华(Rituxan)治疗的复发性或
Mol Cell Proteomics: 新技术提高帕金森症细胞移植疗法的效果
2018年8月24日 讯 /生物谷BIOON/ --帕金森症是一类多巴胺分泌神经元损伤引起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细胞移植疗法对于治疗这一疾病具有显著的效果。最近发表在《Molecular & Cellular Proteomics》杂志上的文章则在细胞移植疗法的细胞选择阶段取得了技术上的进步。细胞移植疗法包括诱导干细胞分化形成能够分泌多巴胺的神经元,以及将多巴胺神经换移植进入患者大脑中,用以替
噬菌体裂解酶对治疗龋齿等口腔疾病有显著效果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危宏平团队联合武汉大学口腔医院教授李宇红团队研究发现,噬菌体裂解酶能杀灭导致龋齿的细菌,而对常见的口腔共生菌无害,并通过大鼠龋齿模型实验证实能显着降低龋齿程度。龋齿俗称蛀牙或虫牙,是牙齿被龋坏逐渐形成龋洞的口腔疾病,是导致脱牙的主要原因,包括龋齿在内的口腔疾病对我们的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危宏平介绍,龋齿的产生主要是细菌长时间和食物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