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 Commun:低温电子显微镜技术实现对耐药细菌核糖体的结构改变进行成像

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慕尼黑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低温电子显微镜成像技术成功揭示了对红霉素耐药的细菌的核糖体结构变化的特性,这对于开发新型抵御耐药性细菌的抗生素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希望。

2014-04-03

EJC:生物标志物预测放射治疗癌症结果

近日,在Jan Akervall医学博士的带领下,一国际团队探究新的生物标志物,来确定放射治疗对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有效性。他们确定了两个标记物,能预测患者对放疗的抵抗。

2014-03-28

Nat Methods:新型成像技术或可加速对癌症的研究

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Method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瑞士苏黎世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技术,其可以帮助研究者清晰观察到来自癌症病人样品组织中的肿瘤细胞。

2014-03-06

西门子计划在美国推出首款Amyloid一体化成像解决方案

2012年4月13日,西门子(Siemens)公司宣布,将向美国市场推出首款Amyloid(淀粉样蛋白)一体化成像解决方案,用于评价阿尔茨海默氏病及导致认知能力下降的其他原因。 该一体化成像解决方案用于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斑块的PET成像。

2012-04-15

Arch Inter Med:避免不必要的医学成像可降低女性患乳腺癌风险

来自美国医学研究所(IOM)的研究揭示了乳腺癌潜在的环境风险因子,包括农药、美妆、家用化学品以及制作水杯的塑料等,IOM表示,目前并没有充足的数据可以揭示暴露于这些风险因子中一定会引发乳腺癌。然而可以增加妇女绝经后激素替代疗法的风险以及接受医学成像暴露辐射的风险。

2012-11-18

JAMA:先进的诊断性成像及相关的辐射接触有了大幅的增加

芝加哥–据6月13日刊《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的一项研究披露,在1996-2010年间,在6个大型的综合医疗保健系统中,先进的诊断性成像的使用有了大幅的增加,其中包括电脑断层扫描的使用增加了近3倍及核磁共振成像的使用增加了近4倍,而预计的辐射接触也有了显著的增加。

2012-11-18

从高内涵到超高分辨率的奥秘——细胞成像特别专题

细胞图像,是在科研实验中的一个重要的信息源,图像的获取和分析的自动化为细胞生物学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近年来,中国科研水平发展迅速,科研人员对细胞图像的质量及其获取与分析的自动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科学家们也在不断探索,找到了诸多更新、更有效的细胞成像新方法,甚至实时监控细胞活动的过程,为细胞生物学的临床转化提供更精确的图像依据。 让我们一起从高内涵、超高分辨率开始,走进细胞成像的巧妙世界。

2012-06-12

PNAS:新成像技术能够检测抗血管生成药物的治疗效果

2013年11月6日讯 /生物谷BIOON/--近期发表在PNAS杂志上的文章称,麻省综合医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MGH)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成像技术能够检测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对抗血管生成药物的反应。

2013-11-06

PCCP:吴爱国等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研究方面获进展

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无辐射、安全、灵敏的影像检测方法,已成为现代医学临床诊断中最重要的影像技术之一。MRI造影剂主要是通过改变组织中氢质子周围的局部磁场,缩短氢质子弛豫时间,并利用不同组织中氢质子浓度不同导致弛豫差别,可进一步提高对病变组织的分辨率。

2012-11-18

Nat Methods:徐涛等超高分辨显微成像研究中获进展

2012年5月13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Nature Method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徐涛研究员和徐平勇研究员及其合作者在超高分辨率成像领域的研究成果,名为“Rational design of true monomeric and bright photoactivatable fluorescent proteins”。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