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rth Defects Research :研究表明,低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与出生缺陷风险增加相关
2018年2月5日讯 /生物谷BIOON /—美国北卡州立大学教堂山分校的一项新研究显示,正在怀孕或备孕的女性可能需要避免减少或去除碳水化合物的饮食,因为它们会增加婴儿出现神经管先天缺陷的风险。该研究于1月25日发表在Birth Defects Research 期刊上。研究发现,摄入低水平碳水化合物的女性与不限制碳水化物摄入量的女性相比,生出具有神经管缺陷的婴儿的机率要多30%。这些缺陷包括脊柱
研究发现基于AAV9的高剂量基因治疗在动物模型中产生了严重致命毒性!
2018年2月2日讯 /生物谷BIOON /——研究人员发现在猴子和小猪身上高剂量使用可以到达脊髓神经元的腺相关病毒(AAV9)输送基因进行基因治疗会产生严重的致命毒性。肝脏和神经元毒性与其他AAV病毒载体的免疫相关毒性不同。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Human Gene Therapy》。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的James M. Wilson博士及其同事评估了使用AAV9变异体(AAVhu
如果未患乳糜泻 避免摄入谷蛋白或许对机体健康无益
2018年1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乳糜泻(coeliac disease)是机体对谷蛋白耐受而引发的肠道损伤,其影响着大约1%的澳大利亚人群健康,大约11%的人群都会选择无谷蛋白的饮食,在美国有高达30%的人群都会选择降低饮食中谷蛋白的摄入。无谷蛋白的食物经常被认为是一种更健康的选择,因为这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致的,那么是否有科学证据支持这一理论呢?谷蛋白饮食是否健康呢?最近大量
减肥过程中要不断调节卡路里的摄入
2018年1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如果你们发现自己的减肥计划随着不断地实践,减肥效果越来越不明显的话,那么可能是时候对自己的卡路里摄入计划进行修改了。首先,我们来做一下有关卡路里的数学题。(图片来源:www.medicalxpress.com)身体的基本卡路里消耗值是我们维持体重的最低指标,大部分饮食安排都旨在降低这一基本值,例如每天降低1000大卡,目标在每周减重两磅左右。然而
因担心副作用 三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或许已经停止了重要糖尿病药物的摄入
2018年1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二甲双胍是一种常用来治疗2型糖尿病的处方药物,但如今却有超过三分之一应该服用该药进行治疗的患者却没有服药,这不仅是因为很多患者可能会遭受额外风险的严重并发症,而且或许还会浪费大量金钱。如果糖尿病患者没有控制好机体血糖,最终就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比如失明、肾衰竭和心脏病等,而二甲双胍能通过降低肝脏制造糖分的水平来降低患者机体血糖,但该药同时还会增加
何时是婴儿开始摄入辅食的最佳时间?
2018年1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发表在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Nutrition and Dietetics 期刊上一份研究报告表明,目前超过半数的婴儿在他们应该接受辅食之前便接受了辅食,也就是除了母乳或配方奶粉之外的食物或饮料。从未接受母乳喂养或母乳喂养小于4个月的婴儿更可能被过早喂辅食。该结果强调,我们需要在合适的时间给婴儿摄入辅食,以便使婴
如何减少饮食中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来实现减肥的目的?
2018年1月3日 讯 /生物谷BIOON/ --减少脂肪含量是任何减肥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脂肪的热量是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两倍,因此,对于每盎司而言,你可以摄入同样热量的两倍食物来代替脂肪。当然了,在平时的饮食中你还需要摄入一些脂肪,但你或许想要降低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水平,在肉类和乳制品中有很多脂肪,而且这些脂肪会诱发机体胆固醇水平升高,因此当你减肥时,有效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或许能够有效帮助控制
JAMA Ophthal:ω-3脂肪酸摄入水平较高或和青光眼发病风险降低直接相关
2018年1月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JAMA Ophthalm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每日ω-3脂肪酸摄入量的增加或会降低个体患青光眼的风险,但总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摄入水平的增加或许会增加个体患青光眼的风险。图片来源:medicalxpress.com研究者Ye Elaine Wang及其同事在2005年至2
ω-3脂肪酸摄入与青光眼发病率有何关联?
【较高的ω-3脂肪酸摄入量与较低的青光眼风险相关】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 Ophthalmology)12月21日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ω-3脂肪酸摄入量的增加与青光眼的发生率相关性较低,但总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摄入量的增加与青光眼的发病风险增加有关。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Ye Elaine Wang博士及其同事利用全国健康与营养调查(2005-2008)中的3,865位参与者(
同济大学女教授首次证明中医用药剂量的科学性
中华传统医学的用药科学吗?同济大学女教授的研究给出了答案:不同于西药高剂量化合物的单一作用,中药的用药本质上是低浓度化学品的混合联合作用,由此首次在国际上提出了“可依据环境化学品领域近年来热门的‘Hormesis(毒物兴奋效应)’确证中医用药科学性”这一新观点。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林志芬教授团队的这一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国际药理毒理顶级学术期刊“Ph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