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斯克奖得主Thomas Südhof教授
神经突触是神经元信息传递的关键结构,当神经兴奋时,神经电活动传递到突触前膜,导致细胞外钙离子经过离子通道扩散到细胞内,钙离子和蛋白synaptotagmin是突触囊泡释放的开关,囊泡释放涉及到囊泡和细胞膜的融合,这个融合过程是神经递质释放的重要过程。今年的拉斯克奖就是给了研究这个重要过程分子机制的工作。 但我们感觉、思考或活动的时候,大脑内的神经元之间必须进行通讯联系。
2013年度拉斯克奖揭晓 5名科学家获奖
美国拉斯克基金会近日公布了2013年拉斯克奖(Albert Lasker Award)的获奖者,今年共有5位科学家获奖。 今年的拉斯克基础医学奖授予美国基因泰克(Genentech)公司的Richard H. Scheller和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Thomas C. Südhof。获奖理由是在“神经递质快速释放背后相关分子机器和调控机制方面的发现”。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宣布与葛兰素史克(GSK)创立ADA-GSK研究奖
2012年6月8日,美国糖尿病协会(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ADA)今天宣布,与葛兰素史克(GSK)创立ADA-GSK研究奖(The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and GlaxoSmithKline Research Award)。
FDA授予克洛维斯肿瘤公司抗癌药CO-1686突破性疗法认定
FDA授予克洛维斯肿瘤公司抗癌药CO-1686突破性疗法认定,该药是一种靶向突变型EGFR的共价结合抑制剂,开发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NIBS杜立林实验室与英苏塞克斯大学研究者合作文章发表在《Molecular Cell》上
2013年9月26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杜立林实验室与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的研究者合作在《Molecular Cell》杂志上发表题为"Phosphorylation-Dependent Assembly and Coordination of the DNA Damage Checkpoint Apparatus by Rad4(TopBP1)"的文章。
屠呦呦领取2011年拉斯克奖并发表获奖感言
新华视点:写在屠呦呦登上“拉斯克奖”领奖台之际
81岁的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登上了国际生物医学大奖“拉斯克奖”的领奖台: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2011年度“拉斯克奖”颁奖典礼北京时间9月24日凌晨在纽约隆重举行。拉斯克基金会将临床医学研究奖授予屠呦呦,以表彰其在治疗疟疾的青蒿素研究中的贡献。这是“拉斯克奖”设立65年来首次颁予中国科学家。
2011年拉斯克奖颁奖 屠呦呦发表获奖感言
国际医学大奖——美国拉斯克奖9月23日将其2011年临床研究奖授予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以表彰她“发现了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拉斯克奖。 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认为,屠呦呦教授领导的团队将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转化为最强有力的抗疟疾药,使现代技术与传统中医师们留下的遗产相结合,将其中最宝贵的内容带入21世纪。
安斯泰来向FDA提交他克莫司缓释胶囊新药申请(NDA)
2012年9月25日讯 /生物谷BIOON/ --安斯泰来(Astellas)旗下美国子公司Astellas US今天宣布,已向FDA提交了他克莫司(tacrolimus)缓释胶囊的新药申请(NDA),寻求批准该药用于预防成年肾移植接受者和成年男性肝移植接受者的器官排斥。 他克莫司缓释胶囊,是日服1次配方的钙调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风向标”之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拉斯克奖(Lasker Award),始自1946年的年度奖,奖励取得了重大医学科学贡献的在世医学研究者。 拉斯克奖素有“美国的诺贝尔奖”之美誉,是美国最具声望的生物医学奖项,也是医学界仅次于诺贝尔奖的一项大奖,旨在表彰医学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医生和公共服务人员。自1962年起,获此项医学奖的科学家中有半数以上在随后的数年里又获诺贝尔奖。 拉斯克奖在医学界又被称作“诺贝尔奖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