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艾滋病大会: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疗法最新进展
ViiV Healthcare在第20届国际艾滋病大会公布III期MODERN研究的48周数据,该项研究中,HIV两药疗法(MVC+DRV/r)疗效不及三药疗法(FTC/TDF+DRV/r),未达非劣性终点。
Arch Pediat Adol Med:抗逆转率病毒药不诱发精神疾病
抗逆转录病毒药是一类于治疗逆转录病毒(主要是HIV)感染的药物。联合使用几种(通常是三种或四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被称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NIH)和一些其他组织推荐有AIDS相关症状的患者,使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然而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是否会导致精神疾病一直是科学界争论的话题。
PNAS:揭示内甘露糖苷酶结构有助开发抗HIV和HCV等病毒药物
科学家们确定了内甘露糖苷酶(endomannosidase)的结构,从而显著地提高了我们理解一组包括艾滋病病毒(HIV)和丙肝病毒(HCV)在内的破坏力极大的人类病毒如何劫持人身上的酶来进行复制和导致疾病产生。2012年1月4日,该项研究结果发表在PNAS期刊上。这一发现为人们开发新的药物来对抗这些在全世界感染了1.8亿多人的致命性病毒提供了新的思路。
Science:作为逆转录病毒警报的酶
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叫做环-GMP-AMP合成酶(简称cGAS)的特殊的酶可作为一种应对HIV及其它逆转录病毒的免疫感测器,它会在出现第一个感染迹象时拉响警报。尽管人们在逆转录病毒中有着巨大的生物医学兴趣,但人们就身体对就逆转录病毒的先天免疫反应仍然知之甚少,而它又转而阻碍了疫苗的研发。到目前为止,存在于宿主中的、能够探测到包括HIV在内的逆转录病毒的感测器大体上是未知的。
CPCJ: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会诱发唇腭裂
医学上,在怀孕期间HIV感染的女性患者在使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是防止艾滋病通过母婴传播非常有效的措施。感染HIV的女性患者在接受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后,母婴途径传播艾滋病毒的风险从15~25%下降到1%以下。 唇腭裂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平均每生700个婴儿中就有1个患唇腭裂。唇腭裂不仅严重影响面部美观,还因口、鼻腔相通,直接影响发育,经常招致上呼吸道感染,并发中耳炎。
JAMA:研究者建议向所有成年HIV患者提供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据7月25日刊《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的一篇文章披露,纳入2012年国际抗病毒协会-美国专门小组对罹患人类免疫缺陷性病毒(HIV)患者的治疗建议有:对所有的成年患者,无论其CD4 细胞计数如何,都应该向其提供抗逆转录病毒的治疗(ART);这是一期有关HIV/AIDS的专刊。
Cochrane Rev:抗逆转录病毒暴露前疗法或可降低高危人群的HIV感染率
近日,刊登在Cochrane Reviews上的一篇文章中,询证医学的研究者指出,HIV感染的高危人群可以通过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来降低其获得感染风险。抗逆转录病毒的疗法(ART)是专门针对疾病达到某一程度时候对感染者所进行的疗法,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也被开始用于高危人群,药物的使用是为了起到暴露前预防(PrEP)的作用,PrEP通常来说具有争议性...
Clin Infect Dis: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或增加耐多药HIV的流行率
2013年3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上的研究报告指出,目前倡导的应对HIV/AIDS的策略在未来10年在洛杉矶地区或许会使得耐药性的男男HIV感染者(MSM,即男性和男性之间发生性行为)数目加倍。
Nature:内源逆转录病毒调控胚胎干细胞发育潜能
6月13日,Nature杂志在线报道了胚胎干细胞发育潜能性研究的重要进展。(ES)来源于囊胚阶段的胚胎,被认为功能上等同于内细胞团。而内细胞团不能形成全部的胚胎外组织。 本研究发现,在小鼠ES和诱导多能干细胞(iPS)中有一群稀有而短暂存在的细胞高水平表达那些发现于2细胞期(2C)全能性囊胚的转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