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ucleic Acids Research:科研人员开发干扰HIV-1病毒组装的RNA纳米材料

近日北大未来技术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陈匡时课题组基于RNA纳米技术发展了一种可干扰HIV-1病毒在细胞膜上组装的RNA纳米材料。该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学术期刊Nucleic Acids Research (IF = 16.971),题目为“Rational design of self-assembled RNA nanostructures for HIV-1

2022-01-19

新颖P掺杂MoS2/g-C3N4光催化杀菌材料研究取得进展

   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海洋环境中生物污损问题日益严重。近几年来,以半导体为基础的新型绿色光催化防污技术得到广泛关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段继周课题组研究员张杰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构建出一种新颖的P掺杂MoS2/g-C3N4层状结构复合材料的方法,显着提高了杀菌率,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

2021-11-27

Chem Sci:交换催化剂或能帮助更好地靶向性杀灭癌细胞

来自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方法,相比常规药物而言,这种方法能更有效地治疗癌症,且患者所产生的副作用较小,该方法能作为一种靶向性的疗法来杀灭小鼠机体中的肿瘤细胞;这种新型疗法还能通过向癌细胞表面运送一种被掩盖的肽类和一种催化剂来诱发癌细胞的自我毁灭程序。

2021-12-22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王辉团队联合化学学院吴丁财团队研发出新型腹壁组织修复材料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王辉主任医师团队联合中山大学化学学院吴丁财教授团队,受腹膜不对称结构的启发,成功开发了一类新型腹壁组织修复材料——“双面神”多孔水凝胶,成功整合抗变形、防粘连和促愈合的特性,有望成为临床无张力软组织修复的一种理想材料。相关成果于近日发表在国际顶刊 Advanced Materials杂志(影响因子 30.849),中山大学附

2022-01-15

中国科学家设计出快速自愈的活体材料

  自修复材料并非是近些年来才提出的概念。美国某服饰品牌此前就推出过能自动修复的衣服材料,其原理非常简单,只是通过提高线的强度,使铁钉插入后不能将线割断而只是把线拨开。然而这样的材料其局限性很大,面对如锐器等造成的割裂,其修复功能便不再能发挥作用。此后,科学家将目光投向纺织品的涂层材料上。鱿鱼的环齿蛋白(SRT)蛋白具有“自愈”性能,在带

2021-12-23

生物3D打印精准构建仿骨骼径向结构材料方面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药所阮长顺、潘浩波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交叉协作,提出一种可用于挤出式3D打印的仿天然骨组织“松质骨-皮质骨”径向连续孔隙调控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构筑策略,将分形学理论结合骨组织工程支架生物制造中,克服了传统挤出式3D打印技术难以实现径向梯度孔隙结构的困难。临界骨缺损修复作为骨科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严重影响人

2021-12-22

Science Advances:纳米催化非铁基类铁死亡治疗研究获进展

  铁死亡是一种以铁依赖的、活性氧(ROS)水平升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失活和细胞脂质过氧化发生为特征的非凋亡性细胞死亡。当前报道的多数纳米催化铁死亡局限于铁基材料。非铁基纳米材料诱导的以ROS增加和GPX4失活的类铁死亡细胞死亡方式鲜有研究,对该方面的探索或为铁死亡治疗提供更有希望的发展前景。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

2021-12-02

Advanced Materials:我国科学家开发新型口腔粘膜修复材料

  口腔粘膜病容易反复发作并且常伴有明显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口腔溃疡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近期,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光固化水凝胶粘合剂,可以用于修复口腔黏膜损伤。相关成果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期刊,标题为“Promoting Oral Mucosal Wound Healing with a H

2021-12-08

研究人员设计光动力催化剂可提高产生化合物反应产率

  通过模仿光合作用,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新型光催化剂,可吸收光并用来驱动各种化学反应。这种被称为生物混合光催化剂的新型催化剂含有一种捕光蛋白,可吸收光并将能量转移到含金属的催化剂上。该催化剂可用于合成药物或将废物转化为生物燃料等有用化合物的反应。通过用光代替有害条件和试剂,光催化可使制药、农用化学品和燃料合成更加高效、环保。

2021-12-02

纤维素制成闪光材料无毒可降解

最近,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找到了一种方法,可以从纤维素(植物、水果和蔬菜的细胞壁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制造出可持续、无毒、且可生物降解的闪光剂。相关论文发表在《自然·材料》杂志上。这种闪光剂由纤维素纳米晶体制成,是通过结构色来改变光线,从而焕发出鲜艳的颜色。在自然界中,譬如蝴蝶翅膀和孔雀羽毛的闪光,都是结构色的杰作,这种色彩经历一个世纪也不会褪色。研究人员称,

202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