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Immunol:芳香烃受体负向调节抗病毒免疫反应
芳香烃受体(AHR,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是一类能够感受外界环境中的异质物(xenobiotic)刺激,并介导毒性反应的胞内转录调控因子。激活后的AHR能够调控许多染色体上基因的表达,并促进对异质物的分解。之前的研究发现该信号在细菌感染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细菌的特定毒性分子能够激活AHR并加速其代谢过程)。
科学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进行更加快速高效的抗病毒药物开发
在科学家们加速研究治疗诸如寨卡病毒新型疗法的同时,近日,来自美国加州纳米技术研究院(California NanoSystems Institute)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基于基因编辑技术开发出了一种高准确率及高效的DNA筛选系统;为了开发出抵御病毒感染的新型药物,研究者们就需要知晓病毒感染健康细胞的机制,而这些潜在的机制或许就是开发新型药物的靶点。
杜克大学溶瘤病毒疗法获得FDA突破性疗法认证
病毒可以说是人类健康史上面临的最大敌人之一。然而,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许多科学家开始尝试利用这一“劲敌”来治疗其他疾病以达到“以毒攻毒”的奇效。这一思路在如今的肿瘤治疗领域中尤为突出。最近,杜克大学的Dr. Matthias Gromeier开发的利用基因工程改造过的脊髓灰质炎病毒治疗恶性胶质瘤的疗法获得了FDA的突破性疗法认证。这一消息也获得了业界的广泛瞩目。
艾滋病毒新疗法:有望在三年内实现临床试验
近日,美国科学家已经借助革命性的基因编辑技术实现了艾滋病治疗研究的巨大进步。来自宾夕法尼亚州天普大学(Temple University in Pennsylvania)的这个研究团队经过数年的研究,已经借助他们创造的新技术从人类细
前沿:2016年将有丙肝新型抗病毒药物获批上市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药物,中国丙肝患者饱受病痛的折磨。在3月20日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肝病论坛上,专家们为丙肝患者带来了福音:2016年,将会有更新的直接抗病毒药物获批上市。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全口服抗病毒
“量子点”技术照亮HIV病毒感染新疗法之路
利兹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第一次观察到“HIV和Ebola病毒是如何粘附细胞传播感染的”。这项发现在Angewandte Chemie期刊上发表。
Nat Immunol:肿瘤抑制因子具有抗病毒活性
PTEN是一类被广泛研究的肿瘤抑制因子。它通过抑制PI3K以及AKT的信号,进而调控许多细胞活动以及抑制肿瘤的发生。然而,PTEN是否在抗微生物免疫反应中发挥作用目前仍不清楚。
JCI:首次发现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有效降低HIV生殖道传播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美国研究人员证实当HIV感染伴侣在早期就接受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时,在紧接其后的异性性传播中,有93%的几率不会传播HIV感染。
Cell:研究人员可能开发对抗几种埃博拉病毒的单一疗法
在最近发表于《Cell》的研究中,来自德州大学医学分校(UTMB)、范德堡大学、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和Integral Molecular公司的合作研究团队发现,在一种埃博拉病毒株感染中幸存下来的人的血液中分离的抗体,能够杀死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