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高效直接抗病毒丙肝治疗方案获批

 丙型肝炎是全球公共卫生的重大挑战之一。全球现有丙型肝炎感染者约7100万人, 中国是世界上感染丙肝人数最多的国家,约1000万人。从基因分型来看,其中基因1b型在中国最为常见,感染者比例高达56.8%。近日,国际生物制药企业艾伯维在上海宣布,其维建乐(奥比帕利片)联合易奇瑞(达塞布韦钠片)治疗方案,已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可用于治疗成人基因1型慢性丙型肝炎,包括无

2017-09-28

武汉病毒所新发白蛉病毒拮抗宿主免疫反应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王华林学科组在新发白蛉病毒拮抗宿主天然免疫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Heartland virus NSs protein disrupts host defenses by blocking the TBK1 kinase-IRF3 transcription factor interaction and signaling  requ

2017-09-04

溶瘤病毒疗法有效改善癌症免疫疗法的疗效,总体反应率高达62%

图片来自Cell, doi:10.1016/j.cell.2017.08.0272017年9月9日/生物谷BIOON/---免疫疗法有望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一种侵袭性的致命性的皮肤癌);但是对大多数患者而言,免疫治疗药物迄今为止辜负了人们的期望,提供很少的益处,甚至并不提供益处。在一项针对21名患者的1b期临床试验中,来自美国、瑞士、西班牙和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测试了免疫治疗药物派姆单抗(pembr

2017-09-09

哺乳动物真地存在抵抗病毒的RNAi反应吗?大家争论不休

图片来自iStockphoto/Adventtr2017年7月23日/生物谷BIOON/---一项新的研究为哺乳动物细胞能够利用小干扰RNA(siRNA)抵抗病毒添加新的证据(Immunity, doi:10.1016/j.immuni.2017.05.006),但是关于它的生理重要性的问题仍未解决。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生物学者周溪(Xi Zhou)教授几年前就已知道他想要从事什么方向的研究,

2017-07-23

Cell:科学家发现增强干扰素抗病毒效应新分子新机制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团队日前发现,甲基转移酶分子SETD2能够显着增强干扰素的抗病毒效应,促进机体抵抗病毒能力,提高干扰素疗法清除乙肝病毒效果。该发现为抗病毒免疫应答效应机制提出了新观点,也为有效防治病毒感染性疾病提供了新思路。相关成果发表于新一期《细胞》杂志。干扰素是机体抵抗病毒感染的关键性细胞因子,可通过激活免疫细胞内信号通路而诱导出一系列抗病毒效应

2017-07-28

Cell:曹雪涛院士发文揭示I型干扰素诱导抗病毒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

2017年7月28日 讯 /生物谷BIOON/ --I型干扰素介导的相关基因的表达(ISGs)对于抗病毒免疫反应具有重要的意义,IFN信号的紊乱会导致一系列感染性疾病以及炎症紊乱的发生。到目前为止,我们对IFNa介导的信号通路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但IFNa是如何激活STAT的信号以及ISG的表达目前并不清楚。除了磷酸化以及泛素化之外,蛋白质还存在其它一些少见的翻译后修饰类型,例如甲基化以及乙酰

2017-07-28

古老的RNase III抗病毒防御系统有望引发RNA治疗变革

图片来自Vossman/ Wikipedia2017年7月4日/生物谷BIOON/---尽管人类主要依赖更加复杂的更加强大的抗病毒防御系统,但是早期的生命形式在十亿年前形成的让它们自己抵抗病毒感染的原始防御系统仍然能够在人细胞中发现到。如果科学家们能够设计出有益的病毒,让这些病毒利用这种古老的系统直接运送药物到患病组织中,那么这种系统尽管比较简单,但可能成为下一个精准医疗时代的基础。在一项新的研究

2017-07-04

Sci Trans Med:SARS抗病毒疗法新进展

2017年6月29日 生物谷BIOON/ --根据发表在最近一期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一类新的抗病毒药物前体具有广谱性的抑制冠状病毒(包括SARS、MERS等)的作用。这一发现为未来的相关药物开发提供了思路,或许有利于预防未来可能出现的流行病疫情。冠状病毒是一类差异较大的病毒毒株的总称,其中一些病毒能够感染鸟类以及哺乳动物,而大部分冠状

2017-06-29

Immunity:我国学者在抗病毒免疫研究方面获得重要突破

  6月21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周溪课题组与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研究员秦成峰课题组合作,在抗病毒免疫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揭示了RNA干扰(RNAi)通路在哺乳动物中具有抗病毒免疫功能。相关研究成果以Human virus-derived small RNAs can confer antiviral immunity in mammals(《人类病毒来

2017-06-21

研究揭示 HIV 成功逃过抗病毒治疗,持久性存在的主要原因!

人体中大多数细胞的寿命有限,通常在数天或数周后死亡。然而,HIV- 1 感染的细胞数十年来一直存在于人体内。目前艾滋病毒治疗在抑制病毒方面非常有效,但不能完全清除疾病,如果治疗停止,可迅速复发。来自布里格姆妇女医院传染病科的 Mathias Lichterfeld 医学博士和 Guinevere Lee 博士领导的“临床调查杂志”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揭示尽管进行抗病毒治疗但 HIV- 1 感染持续存在

2017-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