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抗病毒新药!武田maribavir 3期临床成功:将重新定义移植受者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疾病治疗!

maribavir疗效优于常规疗法,安全性更高。在中国,maribavir于2020年4月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用于治疗CMV感染或疾病。

2021-02-16

Mol Cell:揭示病毒拦截特定细胞过程从而阻断宿主机体免疫反应的分子机理

2021年2月2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Molecular Cel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麦吉尔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病毒或能拦截细胞中已经存在的分子过程来阻断机体针对病毒感染所诱发的抗病毒免疫反应。正如当前全球爆发的COVID-19大流行研究所证明的那样,病毒感染对人类以及牲畜、宠物和植物等生物的健康构成了重大

2021-02-22

对AAV病毒载体进行改造以逃避先天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

2021年2月15日讯/生物谷BIOON/---近年来,腺相关病毒(AAV)已被公认为治疗基因体内递送的主要载体,这是因为它是非致病性的,并且有效地靶向许多不同的细胞和组织类型。最近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了基于AAV的基因替换疗法用于治疗脊髓肌肉萎缩和一种形式的遗传性视网膜营养不良,这突出了这种治疗方式的前景。体内基因疗法的一个关键挑战是它们可能会

2021-02-15

Cell:揭示在三阴性乳腺癌中靶向作用肿瘤抗病毒免疫反应的分子机制 有望开发出新型个体化癌症疗法

2021年1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贝勒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治疗性地靶向作用RNA的剪接或能激活三阴性乳腺癌中的抗病毒免疫通路,从而诱发肿瘤细胞死亡并向机体的免疫反应发出信号;研究者指出,肿瘤中内源性的错误剪接RNA能够模拟RNA病毒,使得肿瘤细胞自我毁灭,就好像是对抗感

2021-01-18

嵌合纳米颗粒可针对一系列冠状病毒产生交叉免疫反应,有望开发出通用冠状病毒疫苗

2021年1月16日讯/生物谷BIOON/---引起大流行的SARS-CoV-2病毒只是冠状病毒家族中许多不同病毒中的一种。这种病毒家族中的许多成员在蝙蝠等动物种群中传播,并有可能像SARS-CoV-2一样,“跳到” 人类群体中。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生物学与生物工程教授Pamela Björkman及其团队正在致力于开发针对一系列相关冠状病毒的疫苗,目

2021-01-16

JCI:揭示酶SphK2抑制宿主细胞对病毒感染产生的免疫反应,促进病毒持续存在

2020年11月15日讯/生物谷BIOON/---诸如HIV、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之类的病毒会逃避或破坏免疫系统,从而造成持续感染。这些病毒仍然构成严重的健康威胁,但是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密苏里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调节几个细胞过程的称为鞘氨醇激酶2(SphK2)的酶可能是阻止病毒解除人类免疫反应的关键靶标。相关研究结

2020-11-15

PNAS:科学家有望利用水疱性口炎病毒揭示SARS-CoV-2阻断宿主机体免疫反应的分子机制

2020年11月1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范德堡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SARS-CoV-2靶向作用并影响其宿主因子蛋白的分子机制。研究者Yi Ren表示,我们研究了细胞中蛋白质表达的基本分子机制,同

2020-11-16

大约20%的新冠肺炎患者在三到四个月内维持抗病毒抗体产生

2020年11月4日讯/生物谷BIOON/---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导致2019年冠状病毒病(COVID-19),如今正在全球肆虐。关于COVID-19的一个迫切问题依然存在:免疫力能持续多久?免疫力的一个关键指标是病毒特异性抗体的存在。关于从感染中康复的人是否能维持潜在的保护性抗体,以前的研究提供了相互矛盾的说法。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布莱

2020-11-04

Cell:揭示新冠病毒破坏人体细胞的剪接、翻译和蛋白运输,从而抑制人体抗病毒防御

2020年10月13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世界进入COVID-19大流行半年多的时候,医生和科研人员对这种疾病的主要症状---咳嗽、发烧、呼吸急促和疲劳等---有了相当好的了解。但是,对治疗症状同样重要的是,要了解导致COVID-19的冠状病毒SARS-CoV-2在人体细胞中做了什么而让人如此生病。像所有病毒一样,SARS-CoV-2闯入宿主细胞,

2020-10-13

研究解析树鼩抗病毒天然免疫通路基因特异性和HCV病毒感染模型受限的遗传机制

树鼩是灵长类动物的近亲,作为实验动物具有应用价值,日渐受到重视。前期,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姚永刚团队利用新一代测序技术,完善和更新树鼩基因组(KIZ version 1,Nat. Commun. 2013;KIZ version 2,Zool. Res.),利用新版基因组,可更好认识树鼩的遗传特性,解释其用于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特别是病毒感染模型创建

20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