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肽叩响抗生素替代大门
6政治局委员胡春华听取抗菌肽展台汇报。王建华供图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抗生素的发现和应用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如果说之前人类因其受益,那么,如今全世界则不得不致力解决抗生素滥用所导致的后果——耐药细菌的
open biology:解决细菌抗生素耐药性的新方法
抗生素耐药性是21世纪最难以解决的健康问题之一。科学家们将其与气候变化并列为新世纪的科学难题。2014年的报告指出,抗生素耐药性的泛滥将会在2050年造成3亿人的死亡。
赛诺菲Sanofi接管了Warp Drive抗生素计划
已承担Warp Drive Bio的氨基糖苷抗生素计划的责任。这次移交发生在Warp Drive之后,该计划针对耐药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将其列入今年合作伙伴签署的7.5亿美元协议中的一个里程碑。
Microbiome:北京空气含有抗生素耐药性细菌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瑞典哥德堡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来自北京的空气样品含有让细菌对我们拥有的最为强大的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基因DNA。
抗生素滥用太可怕?“老司机”教你一眼看懂!
前不久,朋友圈被一则《七旬老太患上常见的肺炎,11种抗生素竟然都不管用》的新闻刷屏了。很多人都认为“抗生素”是救命药,然而关键时刻,为何11种抗生素都无法救命?其实,滥用抗生素的最大危害,就是导致人类最后
科学家从人体细菌基因组中发现两种新型抗生素
目前使用的大多数抗生素其实是细菌产生的天然分子。由于细菌耐药性的不断增强,医学方面迫切需要研发新的的抗生素。然而,诱导细菌产生新的抗生素是一件棘手的事。大多数细菌不会在实验室中生长,就算实验室中培养出
IBM与MIT/哈佛博德医学中心开展肿瘤药物抗药性研究
肿瘤治疗中,最令医生头痛或是令患者恐惧的就是它可能会在未来某一天复发。而这也是目前肿瘤疗法研究中一个重中之重。为了研究不同患者、不同肿瘤类型对现有药物抗药性产生的原因,最近IBM Watson与MIT/哈佛大学下属的博德研究中心达成了一项总额达到5000万美元的合作研究协议。在该协议中,双方计划收集和分析超过10000例肿瘤药物抗药性患者基因组信息并进行肿瘤抗药性机制研究并助力未来新型疗法的开发。
Anal Chem:科学家有望开发出针对不同患者的个体化抗生素疗法
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Analytical Chemistr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弗莱堡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系统,该系统或许能够同时对人类血液或其它体液中多种不同的抗生素进行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