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球基因检测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
全球龙头企业已经形成,但近几年创新基因测序设备出现“空窗期”,为我国实现技术赶超带来了新机遇。在细分领域端,肿瘤检测和大数据分析将会成为未来基因检测最具潜力的细分领域。全球基因检测产业概况根据BBC Research的统计,全球基因检测市场2018年达117亿美元,预计2020年将达138亿美元,市场增长迅速。随之,基因检测技术在2010年后,也呈现快速增长,以研发生产检测平台为经营主体的国际龙头
投资2.4亿美元,药明生物子公司药明海德在爱尔兰新建疫苗生产基地
爱尔兰商业、企业和创新部部长Heather Humphreys TD宣布药明生物(股票代码:2269.HK)从事疫苗合同定制研发生产(CDMO)服务的子公司药明海德正计划投资2.4亿美元在敦多克新建一座疫苗生产基地,该基地的建立预计将在5年内为当地新增200个工作岗位。在爱尔兰政府及爱尔兰投资发展局(IDA Ireland)的大力支持下,该项目目前正顺利推进,其规划申请已于上月呈交当地有关部门;预
2019上海生命健康产业投资联盟冬季路演暨临港浦江专场投融资对接会即将开幕
在我国全面推进“健康中国2030”战略,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重点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生物医药作为闵行区“十三五”重点打造和优先发展的四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的大背景下,为进一步实现产业与资本的深度融合,上海生命健康产业投资联盟联合临港浦江国际科技城,共同举办“2019上海生命健康产业投资联盟冬季路演”暨“临港浦江专场投融资对接会”。 活动将于2019年11月28日下午,在临港浦江国际
2019年我国基因治疗载体行业发展现状
自1990年全球首例基因治疗临床试验的成功开展揭开了基因治疗时代的序幕之后,病毒载体的安全性问题却接连出现,导致绝大多数基因治疗临床试验的中止。由病毒载体带来的致病风险成为阻碍基因治疗发展的严峻问题,开发更加安全有效并能高效表达的载体成为基因治疗研究的关键。一、基因治疗常用载体概况目前,基因治疗主要采用病毒和非病毒两种载体形式。从长远看,非病毒载体具有低免疫原型、低成本、易
面对宏观利好 药企与投资方该如何制定“行动指南”?
2019年新版《药品管理法》的生效日期12月1日已近在眼前。这部1984年颁布的医药行业最高法律规范,自2001年首次修订后,终于迎来第二次系统性、结构性的重大调整。某种角度而言,透过这次修订案,我们可以窥见中国医药行业的深刻变革。受医保控费的影响,招标、二次议价、最低价联动、带量采购等政策规范,药品的价格压力迅速得到释放。以近期的带量采购扩面为例,与联盟地区2018年最低采购价相比,拟中选价平均
不罕见的罕见病——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药物现状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当前临床上较难治愈的一类慢性心血管疾病,全球约有1%的人口受到PH的困扰,而65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甚至高达5%~10%。PH的病因复杂,临床诊断也没有明确的生物标志物、手术和介入疗法对少数特定类型的PH有效。当前临床上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舒张血管的药物,但是这种方法不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且治疗效果差;另外临床上可
医耘沙龙第五期-临床CRO行业报告与投资机会探讨
2019年10月17日“医耘沙龙”第五期临床CRO投资研究主题深度沙龙如期举行,本次沙龙由华医资本旗下医耘资本、胡润百富、生物谷以及杭州银行联合筹备,邀请了华医资本创始合伙人刘云博士,方恩医药高级副总裁傅维明博士以及有临医药联合创始人谭青乔博士对临床CRO行业从发展、最新政策解读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角度进行了深度探讨,数十位投资人参与讨论。核心要点:1.国内迎来创新药浪潮,看好临床CRO行业。2.临
泰它西普点亮中国医药企业家科学家投资家大会
京都十月,红旗飘扬。10月8日—10日,由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主办的2019年中国医药企业家科学家投资家大会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医药产业发展成就展在北京雁栖湖召开。荣昌生物制药(烟台)有限公司(下简称荣昌生物)董事长王威东,荣昌生物CEO、首席科学官房健民出席本次大会。房健民博士在大会上发言会议期间,房健民发布大会唯一一项重大创新创制成果,介绍了原创生物新药泰它西普治疗系统性
生物药CDMO投资研究探讨|“医耘沙龙”
2019年9月27日“医耘沙龙”第四期生物药CDMO投资研究主题深度沙龙如期举行,本次沙龙由华医资本旗下医耘资本、胡润百富、生物谷以及杭州银行联合筹备,邀请了华医资本创始合伙人曹锋博士,碧博生物CEO焦鹏博士,甲贝生物CEO张伟对生物药CDMO行业从生物药发展,行业壁垒,未来发展趋势等角度进行了深度探讨。下文是对生物药CDMO行业的行研以及与会嘉宾深度探讨的分享。投资要点:•具备较强研
它杀死了90%的癌症患者 这位NIH科学家想要改变现状
癌症转移(cancer metastasis)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也是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首要原因。据统计,90%癌症患者的死亡是因为转移病灶。然而“没有一个获批药物特异性靶向癌症转移,”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国家转化科学促进中心(NCATS)的Juan Jose Marugan博士说:“而且,我们并不是完全了解癌症转移的过程。”Marugan博士和他的同事致力于改变这个现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