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子刊:中国科学家发现夜间蓝光会导致抑郁!电子产品最好收起来!

2020年6月4日讯 /生物谷BIOON /——中国多家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大学、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安徽医科大学等)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在夜间反复将实验室小鼠暴露在蓝光下会导致抑郁症状的出现。在他们发表在Nature Neuroscience杂志上的论文中,该小组描述了他们用实验室老鼠和蓝光进行的实验,以及他们的结果对人类可能意味着什么。除了

2020-06-04

研究揭示节律基因通过控制趋化因子调节神经炎症引起的抑郁

 抑郁症是一种由基因和环境交互作用所导致的复杂的精神疾病。既往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普遍具有睡眠障碍,且应激激素皮质酮分泌的节律发生异常,提示节律在抑郁中的重要作用;此外,大量研究证据表明,神经炎症是抑郁症发生的重要因素。有趣的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功能主要执行者——小胶质细胞节律性地表达炎性因子和节律基因,提示研究者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节律和炎症可能

2020-05-26

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及双相障碍患者情感体验与动机行为的分离模式有所不同

  快感缺失是不同的精神障碍包括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和双相障碍患者共同的症状之一。近期已有研究结果表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和双相障碍患者难以将情感体验转化为付出努力的行为,也难以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目标导向的行为动机。然而,以往的研究大多仅限于对某一个诊断组的患者采用自我报告的方法进行测量,缺乏与其他精神障碍患者之间的比较。目前尚不清楚情绪-行

2020-04-27

研究揭示调控雄性小鼠攻击行为的神经机制

 4月21日,Cell Reports 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后杏仁核中向下丘脑腹内侧核投射的兴奋性神经元门控攻击行为》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许晓鸿研究组完成。该研究通过病毒示踪结合脑片电生理记录,及早基因染色、光纤记录及化学遗传学操纵等技术方法,

2020-04-24

Nature:炎症小体对大脑神经元的影响与个体行为障碍的关系

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的新研究表明,在神经发育过程中如果无法正常清除有缺陷的脑细胞可能会导致终生的行为问题。这一发现还可能对阿尔茨海默氏症和帕金森氏症等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有重要影响。

2020-04-10

Alzheimer's & Dementia:慢性行为障碍与阿尔兹海默症之间的相关性

最近,麦吉尔大学老龄化研究中心阿尔茨海默病研究在Alzheimer's & Dementia》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发现,MBI(Mild behavioral impairment,慢性行为障碍)很可能为早期的老年痴呆提供重要线索。

2020-04-10

抑郁症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抑郁症是目前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以兴趣或愉悦丧失、情绪沮丧、认知功能受损、绝望、焦虑和睡眠障碍等为主要临床特征。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约6%成年人受抑郁症影响,且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比正常人高约20倍。高的患病率和死亡率使得抑郁症成为全球主要的疾病负担和致残原因。大量研究表明,抑郁症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引起,抑郁症的遗传力为37%左右,表明遗传因素在抑郁发生中具有

2020-04-04

J Commun Psycho:居住环境或许影响孩子行为

根据《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的最新研究,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家庭的婴儿更容易表现出愤怒和沮丧等负面情绪。另一方面,在大城市出生的婴儿通常不那么忙碌,也不会受到护理人员的限制的困扰。

2020-03-20

Nat Commun:新药物可缓解药物治疗严重抑郁产生的副作用

大约五分之一目前针对严重抑郁症可以用“三环抗抑郁药”治疗,这种抗抑郁药比用于治疗轻度和中度抑郁症的药物更有效。

2020-03-22

Cell:科学家揭示血清素调节机体行为的精细化分子机制

2020年3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流行的经验中,关于血清素如何调节大脑的故事看起来似乎很简单,服用抗抑郁药物就能提高血清素水平,从而改善机体情绪,但目前神经科学们并不是非常清楚,在非常复杂的人类大脑中神经递质是如何影响大脑的回路和机体行为的,为了揭示血清素真实的工作机制,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

202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