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最新研究确定导致抑郁症的“罪魁祸首”,攻克抑郁症指日可待

【抑郁症:孤儿的大脑受体之责】新的研究揭示了一种大脑受体,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在经历了紧张的事件后会经历严重的抑郁障碍,而另一些人则不会。研究人员称其为“孤儿脑受体”,所谓的孤儿脑受体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在外伤后会出现抑郁。最近,越来越多的研究集中在抑郁症的神经学原因上,抑郁症是一种精神疾病,影响着美国1600万多个成年人。就在几个月前,一项这样的研究指出,抑郁源于记忆和奖励相关的脑区。就在几天前

2018-03-06

抑郁症预防有新法,新研究确定脑电活动预知抑郁症易感人群

【大脑活动网络预测谁易患抑郁症】来自杜克大学的研究发现更容易出现类似抑郁症状的老鼠,表现出不同的脑电活动网络。杜克大学神经科学家和电气工程师的新研究表明,利用大脑不同区域之间的电颤音,可以提供一种预测和预防抑郁症的新方法。研究人员发现,在应激事件后,小鼠的大脑电活动网络更容易出现类似抑郁的症状,而有弹性的老鼠身上却没有这种情况。如果在人类身上复制,这些结果可能是朝着预测一个人容易患抑郁症等精神疾病

2018-03-03

Cell:大脑神经网络预测抑郁症风险

2018年3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根据最近由杜克大学研究者们做出的研究成果,通过对大脑不同区域的电信号交流进行检测,或许能够预测以及预防抑郁症的发生。研究者们发现容易患抑郁症的小鼠大脑电信号网络与抵抗力较强的小鼠的大脑网络存在明显差异。如果这一发现能够在人体水平得到验证,那么将会更好地预测人们患精神类疾病,例如抑郁症的风险。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Cell》杂志上。(Jeff M

2018-03-04

Oncogene:中国药科大学教授发现抑郁症促进癌症进展的重要分子基础

2018年3月8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一些研究表明抑郁症能够推动癌症进展并诱导出现不良临床结果,但是一直以来关于抑郁症与癌症之间的隐藏机制还没有得到揭示。近日,来自中国药科大学的杨勇教授等人以前列腺癌病人为研究对象,发现了抑郁症促进癌症侵袭和转移的分子基础,并找到了可能发挥作用的治疗药物。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Oncogene上。在发表的这项工作中,研究人员以98名前列腺癌病人

2018-03-08

eLife:科学家们找到治疗抑郁症的新方法

2018年3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来自TSRI的研究者们发现了治疗抑郁症的新靶点。该研究发现体内GPR158表达量较高的群体在受到慢性压力的干扰下患抑郁症的风险更高。研究者们称目前对于治疗抑郁症来说急需开发新的药物靶点,而目前的药物疗法需要一个月才能够出现治疗效果,而且并非对所有患者都有效。 "我们需要知道大脑中发生的具体情况,因此才能够开发出更有效的疗法",该研究

2018-03-04

研究显示避孕药和抑郁症之间没有联系

小编推荐会议:新药研发“推新选优”项目路演活动当涉及到计划生育时,女性会面临几种选择,所以潜在的副作用通常会影响他们的决定。抑郁症是许多女性常见的问题,但俄亥俄州立大学Wexner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正在进行的一项新研究正在让患者放心。它发现没有证据支持荷尔蒙节育与抑郁症之间的联系。“在许多女性开始使用荷尔蒙避孕药时,特别是当他们使用具有黄体酮的特定类型时,抑郁症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俄亥俄州立卫

2018-03-01

治疗多发性硬化的疗法奥秘或许就一直隐藏在患者体内

2018年3月2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肥胖常常会给机体健康带来负面影响,但是如果没有脂肪覆盖连接我们机体神经元的“电缆”,我们或许就会面临大麻烦;多发性硬化症及其它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通常经历都非常明显,而且目前很少有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可供选择,因此研究人员就需要不断探索来寻找能够改善多发性硬化症等患者疾病的新型疗法。为了能够让我们思考、感知和移动,相关的信息必须准确快速地在大脑中传递

2018-03-21

研究发现精神分裂谱系与孤独谱系患者表现出相似多感觉时间整合缺陷

  精神分裂症和孤独症是两种严重的神经发育性疾病,它们有很多相似的临床症状,如社会认知缺损、社交互动障碍等。最新的研究提示,这两种疾病可能处在同一个神经发育性疾病的连续体中。感知觉功能异常是精神分裂症和孤独症共享的重要特征之一。在精神分裂症和孤独症患者群体中,普遍存在包括视、听、触、嗅等多种感觉通道的信息加工异常,而这种低层次的感知觉功能与更高水平的情绪、社会性等功能密切相关。

2018-03-14

浙大团队《自然》发两文:抑郁症研究获重大突破

2月15日,著名期刊《自然》杂志同期刊发该团队的两篇研究长文(Research Article)。文章揭示了快速抗抑郁分子的作用机制,推进了人类关于抑郁症发病机理的认知,并为研发新型抗抑郁药物提供了多个崭新的分子靶点。“据了解,国际上很多知名的研究团队都在研究‘抗抑郁领域的新贵’氯胺酮的抗病机理。经过近4年的研究,胡海岚团队终于攻破了这个难题。”浙大医学院常务副院长李晓明表示,“基础科学的研究是为

2018-02-19

PNAS:科学家们找到造成帕金森患者脑死亡的真凶

2018年3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根据估计,目前世界上有1000万人患有帕金森症,该神经退行性疾病会导致运动能力的逐渐丧失。如果我们仔细观察患者的大脑,那么将会看到两个显著的特征。首先,我们会看到负责合成多巴胺的脑细胞的死亡;其次,我们还会在神经元中观察到路易士小体。(图片来源: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来自Scripps研究所的教授Corinn

2018-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