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武汉金银潭医院:不仅是失眠、抑郁、肺功能受损,新冠患者出院半年后还可能面临二度感染

   随着冬季的到来,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在全球进入新一轮的传播高峰。截止目前,全球已有超9000万人确诊新冠肺炎(COVID-19),死亡人数破193万。尽管多数患者从COVID-19中康复,但是疾病对患者造成的长期影响尚不清楚。当地时间1月8日,来自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的研究人员在国际期刊《柳叶刀》上发布了一篇题

2021-01-12

杜氏肌营养不良(DMD)基因疗法!辉瑞PF-06939926 III期临床研究对首例患者给药治疗!

临床数据显示,单次静脉输注后,微小肌营养不良蛋白稳定表达、肌肉功能持久改善。

2021-01-12

难治性抑郁症新药!AXS-05(右美沙芬/安非他酮调释片)快速、显著、持久改善抑郁症状&功能损害!

治疗12个月后,有90.9%的患者实现临床治愈(MADRS≤10)。

2020-12-06

Sci Adv:肠道微生物紊乱导致抑郁症发生

最近一项研究报告了人类肠道微生物组紊乱与重度抑郁症(MDD)之间的联系。该小组在《Science Advance》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中描述了他们对MDD患者和对照组粪便样本的研究。

2020-12-04

研究发现精神分裂伴发抑郁患者大脑结构异常

 抑郁症状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之一,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占比高达25%-50%(Herniman et al., 2019; Dai et al., 2018),与心理社会功能受损、自杀风险及高复发率均有较为密切的关系。目前,尚无明确证据阐明伴发抑郁患者具有特异性行为和脑形态学特征。因此,将抑郁症状作为独立的精神分裂症诊断依据始终饱受争议。对

2020-12-11

Science子刊:首次揭示严重抑郁症与肠道生态系统之间的作用机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的心理压力逐渐增大,抑郁症发病率也逐年上升。据世卫组织估计,目前全世界患抑郁症的人数约为1-2亿人,到2022年抑郁障碍将成为发展中国家最严重的疾病负担,重度抑郁也将成为死亡和疾病的第二大原因。纵然抑郁症如此广泛,但目前尚无特异性的抑郁症诊断工具。有研究报道,肠道微生物组紊乱与重度抑郁症(MDD)有关,但关于肠道病

2020-12-06

JEM:研究人员在败血患者的血液中发现了新的颗粒

La Jolla免疫研究所(LJI)的研究人员发现,脓毒症患者的血液中存在前所未有的颗粒。科学家们是首次发现这些被称为拉长的中性粒细胞衍生结构(ENDS)的颗粒,它们分解了免疫细胞,并在它们穿过人体时改变了形状。

2020-12-08

研究发现IL-10和COMT基因多态性在精神分裂患者认知功能上的交互影响

 认知缺陷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之一,多巴胺和炎症系统已被证明在精神分裂症的认知缺陷中起重要作用,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两个系统存在相互作用。一方面大多数免疫细胞都表达出多巴胺受体,这意味着多巴胺可以影响几乎所有的免疫细胞,并促进细胞炎性因子的分泌。另一方面,细胞因子也可以影响多巴胺的合成、包装以及释放等方面,调节机体的多巴胺水平。然而,对于这两

2020-12-10

Cell:阿尔兹海默患者随年龄增长体内Tau蛋白的变化情况

长期以来,对阿尔茨海默氏病的研究一直集中在了解两种关键蛋白(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的作用上。 tau蛋白的病变形式会在患者大脑组织中积累,从而有助于疾病的恶化。

2020-11-21

北京大学研究:眼睛不好、耳背的人,更易患痴呆抑郁症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出现视觉和听觉等感觉障碍的风险也在增加,常会出现老花眼、看不清手机屏幕、听不清别人讲什么……据估计,到2050年全球将有超过9亿人,患有临床意义上的听觉障碍。而目前,全球约有22亿人患有某种视觉障碍,包括中度至重度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等。作为一种慢性疾病,视觉或听觉障碍,不但给患者生活带来不便,危害健康,而且一项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

20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