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子刊:江南大学田培郡团队开发益生菌疗法,用于抑郁症治疗
具有3-吲哚-乳酸(ILA)生成能力的“精神益生菌”短双歧杆菌,通过激活芳香烃受体(AhR)信号来减轻神经炎症,从而发挥抗抑郁效果。
2024-11-03
研究表明,抗抑郁药和氯氮平联用与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复发风险降低51%有关
研究表明,氯氮平与标准剂量的SSRI或SNRI联合使用,与精神分裂症复发风险降低有关,并且未发现严重躯体不良反应风险增加。
2025-07-25
《自然》子刊:美国科学家发现,重度抑郁障碍患者体内6种蛋白水平,可以预测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痴呆症风险!
这项研究系统性地揭示了MDD与ADRD之间的分子关联,同时,首次通过蛋白质组学数据构建预测模型,不仅能够以高准确性鉴别MDD患者在未来10年内的ADRD风险,还与认知功能和脑影像学变化深度关联。
2025-07-16
《分子精神病学》:抗炎能让抑郁症患者更积极?科学家发现,抗炎药英夫利西单抗或可治疗抑郁症的动机缺陷
该研究发现,英夫利西单抗或可通过降低炎症,来改善抑郁症患者的动机缺陷和大脑相关的神经活动。
2024-10-09
吃甜食、喝奶茶,这种饮食习惯增加抑郁症、糖尿病以及中风的患病风险
这项研究表明,与爱吃甜食和杂食的人相比,注重健康饮食的人偏好更健康的食物选择(喜欢水果和蔬菜胜过肉食和甜食),他们有着更好的健康结局。
2024-11-02
JAMA Psych:汽水喝多了,抑郁风险高?科学家发现肠道细菌是“隐形推手”!
研究首次发现,软饮料可能会通过改变肠道菌群,尤其是增加Eggerthella菌的丰度,进而提升抑郁风险,而女性群体尤为明显。
2025-10-11
揭示氯胺酮长效抗抑郁效应的关键“开关”
这项研究提示,未来的抗抑郁药物开发,除了直接靶向神经递质系统或NMDA受体,还可以更多地关注下游的细胞内信号通路,如BDNF-TrkB-ERK信号及其调节因子。
2025-05-17
临床试验显示,单剂裸盖菇素还能增强重度抑郁症患者的情感共鸣,效果可维持2周
该研究发现,裸盖菇素可以显著改善重度抑郁症患者对正面情绪的情感同理心,且效果可至少维持2周之久,这一结果为理解裸盖菇素对社会认知的影响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2024-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