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科研人员发展出治疗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新技术

该研究将LHON患者的尿细胞重编程为诱导多能干细胞,并进一步分化为神经祖细胞。研究通过与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发现,线粒体功能显著改善,正常线粒体DNA的比例增加。

2024-08-19

关于召开“2025连续流动化学工艺开发及绿色工艺 新技术装备应用论坛”的通知

我单位将于2025年1月10日-12日在山东济南市举办“2025连续流动化学工艺开发及绿色工艺新技术装备应用论坛”

2024-12-10

研究人员利用表型聚类分析及菌株分离技术揭示长双歧杆菌促进宿主生长代谢的调控机制

研究以犊牛为研究对象通过表型聚类及菌株分离技术揭示了双歧杆菌潜在改善宿主生长的益生作用。

2025-02-02

Adv Sci:科学家开发出一种能将结肠癌细胞转化为正常细胞的新技术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同时敲低相关的主要调节因子或能通过协同诱导分化和抑制恶性肿瘤发生,从而将结直肠癌细胞转化为正常样的肠上皮细胞,而且这一结果得到了体外和体内实验的验证。

2025-01-22

Nature Methods | CaST技术革新:非侵入性标记细胞活动的里程碑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依赖于Ca2+的酶,通过将外源生物素分子连接到激活的细胞上,来报告活细胞内Ca2+水平的升高。

2024-08-07

Nat Methods:scNanoSeq-CUT&Tag技术:可精准检测单细胞基因组复杂区域的染色质修饰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单分子测序平台的 scNanoSeq-CUT&Tag 新方法,可以精准检测单个细胞内染色质修饰特征,包括组蛋白修饰和转录因子的结合分布模式。

2024-10-12

离诺贝尔最近的中国科学家,“无创产前检测之父”卢煜明出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每年有上千万孕妇因他的研究而受益

“引文桂冠奖”和“拉斯克奖”是公认的诺奖风向标,屠呦呦就曾在获得拉斯克奖后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卢煜明教授也被认为是诺贝尔奖的有力竞争者。

2024-10-02

科研人员开发出低DNA用量、无扩增的PacBio建库技术

该研究开发了基于Tn5转座酶的低DNA用量、无扩增、低成本的PacBio建库技术——LILAP。

2024-07-28

玛伐凯泰治疗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迄今最长疗效和安全性数据公布

玛伐凯泰是首个且目前唯一获批用于治疗有症状的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心肌肌球蛋白抑制剂,已惠及全球数千名患者,其靶向此类疾病的核心病理生理机制,正在重新定义这一患者群体的治疗前景。

2024-09-06

Nature子刊:高艳锋/周秀曼团队开发新型靶向蛋白降解技术Pep-TAC,用于癌症免疫治疗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共价肽的溶酶体靶向蛋白降解平台——Pep-TAC,用于癌症免疫治疗。 

2025-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