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母细胞瘤的3.0T 1H 磁共振波谱和扩散加权成像分析
髓母细胞瘤患者小脑蚓部促结蹄组织增生性MB伴鞍上池脑脊液转移. 方块处代表选取体素和测量ADC值的感兴趣区,箭头所指代表鞍上池脑脊液转移病灶。 磁共振质子波谱成像是目前惟一无侵袭性检测活体代谢物信息及生化改变的方法,扩散加权成像能检测活体组织内水分子运动,二者结合能有效评估髓母细胞瘤的组织学特性及其生物学行为,相关研究报道较少。
Cancer Res:科学家揭示致命皮肤癌如何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
2013年1月4日讯 /生物谷BIOON/ -- 在宣布在实验室中成功地消除黑色素瘤转移后,近日弗吉尼亚联邦大学梅西癌症中心科学家取得的又一重要发现,了解了有助于转移恶性黑色素瘤(皮肤癌的蔓延)以及其他各种癌症的基因mda-9/syntenin生物学过程。
JBC:科学家们发现一种新的方式阻止癌细胞扩散
2012年11月28日 讯 /生物谷BIOON/ -- 佛罗里达州斯克里普斯研究所(TSRI)科学家发现癌症治疗的一种可能的潜在靶标,该靶标可能成为新的诊断工具来预测癌细胞的扩散(转移)。 这项研究发表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杂志上。
PLoS ONE:新型DNA指纹技术可追踪癌症的扩散原因
2013年7月1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癌症研究中心等处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报道了癌症细胞如何融入到血细胞中随后扩散到全身的证据,研究者在文章中对进行骨髓抑制的癌症病人及骨髓捐献者使用DNA指纹法,从而揭示了病人机体中陆续出现的转移性癌细胞可以携带部分基因组,融入到杂合的癌细胞中,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PLoS ONE上。
Cancer Cell:microRNA能够抑制癌细胞扩散
2013年10月16日讯 /生物谷BIOON/--最新研究发现一组microRNA能够通过两种方式抑制病人癌症进程。 普林斯顿大学科学家发现microRNA既能够作为治疗癌症的靶点也能够作为癌细胞转移的标志物。相关文章发表在近期的Cancer Cell杂志上。
Cell Rep:不同肿瘤细胞可相互协作促进恶性黑色素瘤的扩散
来自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皮肤癌细胞可以互相合作实现在机体中的快速扩散,某些黑色素瘤细胞生长速度尤其之快,但这些癌细胞却并不擅长于侵袭周围的组织,而其它黑色素瘤细胞则完全相反,它们虽然生长缓慢但是可以快速实现周围组织的侵袭,相关研究为开发新型药物来治疗黑色素瘤提供了一定帮助。
PLoS ONE:生酮饮食及高压氧疗法结合或可有效抵御恶性转移癌的扩散
2013年6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南佛罗里达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揭示,无毒饮食和高压氧结合疗法或许可以有效增加恶性转移癌模型小鼠的生存时间,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PLoS One上。 研究者Dominic D'Agostino博士表示,两种无毒的癌症佐剂疗法,即生酮饮食以及高压氧疗法的结合或许对于模型小鼠生存时间的延长具有明显的效应。
PLoS Biol:科学家观察垂死蠕虫体内扩散着“死神蓝光”
显微镜下很容易观察到蓝色荧光穿过蠕虫内脏,“死神”如何悄然接近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英国科学家观察到死亡像波浪一样在蠕虫身体中扩散,一种神秘的蓝色荧光在细胞之间穿行,直到蠕虫完全死亡。 来自维康基金会和生物技术与生物科学研究委员会(BBsrc)的研究人员将蓝色光穿过蠕虫身体比作死神逐渐接近,他们认为这项研究将最终证实是一种有效的模型,用于理解人们的死亡,或许最终将使人们延年益寿。
PNAS:海蟾蜍种群和定居种群有不同的扩散模式
一项研究报告说,与海蟾蜍种群在同一块土地上定居下来相比,当它们入侵一块土地的时候,它们的种群有不同的分散和移动的模式。Tom Lindström及其同事分析了关于入侵性海蟾蜍到达澳大利亚热带地区的一个研究地点并在之后8年的时间里定居下来的一个广泛的无线电追踪数据集。这组科研人员发现作为入侵先锋的蟾蜍和入侵后的几年在同一地点的蟾蜍之间的运动模式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