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手机就心慌?你不是一个人
对很多人来说,手机已经成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即便如此,有关手机使用对人影响的研究却还很少,特别是关于人一旦离开手机会怎样的研究。现在,密苏里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人们在离开智能手机后,会出现严重
美国医学专家:智能手机将是医疗行业的未来
美国斯克里普斯健康中心的心脏病专家、斯克里普斯转化科学研究所主任埃里克?托波尔(Eric Topol)博士今天在媒体上发表文章,畅谈了智能手机等科技产品的兴起给医疗行业带来的巨大变化。以下为文章概要:在过去的十年
手机装配显微镜可检测DNA!
近日,科学家开发了一种通过智能手机运行的便携式显微镜,可以估计样本DNA分子的长度,发现人类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和其他疾病的遗传特性。这种显微镜,体积较小,重量不足190克,只需要三个AAA电池就可运行的,而成本
Uchek把你的手机变成移动验尿实验室
“每个人都会撒尿,每个人都有手机,两者结合起来我们会发现点什么呢?”Ingawale在TED上如此说到。他的答案是,利用智能相机日益强大的相机和处理器,配合特制的试纸和比色板,每个人都可以用Uchek这个应用随时检测自己的尿液成分,了解身体的健康状况。
准确率比医生还高 手机测试癌症App出现
手机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除了沟通这样的基础功能外,各类应用又赋予了手机新的意义,它是我们的钱包、数码相机、书籍、地图,甚至是获取外界信息最重要的工具。科技的迅速发展,手机也变得更加全能,最近美国休斯敦
FDA正在开发智能手机药物应用程序
日本耳软骨震动传声手机问世
据《中日新闻》等日本多家媒体2012年4月24日报道,日本半导体制造商ROHM公司近日开发出靠耳软骨震动传导声音的“耳软骨传导”手机技术,无需扩音器可在噪声中清晰地接听电话,有望被多功能智能手机采用。 “软骨传导”技术可将声音变换成震动并让使手机顶部一角发震,将其震动角贴在耳朵上就能听到讲话的声音,越用力贴住耳部,声音会更大。
Science:美发布研究称手机可用来跟踪疟疾传播状况
据美国媒体10月11日报道,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当天在《科学》杂志发表研究成果称,他们可以通过手机和短信分析肯尼亚的疟疾传播情况。 该研究由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助理教授卡罗琳和她的同事们完成。研究人员对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间约1500万名肯尼亚手机用户的电话和短信进行追踪,并对数据分析研究。
PNAS:评估手机辐射对脑组织的效应
科研人员开发出了一种非侵入式核磁共振(NMR)方法,从而测量手机辐射对脑组织的效应。为了验证这种技术,David H. Gultekin 和Lothar Moeller测量了被牛脑组织和具有类似的电和热参数的凝胶吸收的手机辐射电磁能量的数量。手机是射频(RF)场暴露的主要来源之一,而世界卫生组织最近根据与使用手机有关的脑癌风险增加而把射频(RF)场归类为可能致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