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加快胃癌患者手术后的康复速度

胃癌,是一种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在我国,胃癌发病率居各种恶性肿瘤之首,目前早期诊断率仍然较低。尽管手术切除是提高胃癌患者生存率的唯一适宜疗法,但是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达到12.5-18.3%和0.5-1.2%。如何进一步促进患者康复,成为现代医学的研究热点。近日,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的研究人员在《European Journal of

2021-03-27

微纳操作机器人肿瘤探测研究获进展

   近日,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2021, 42(3): 323-339)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基于微纳操作机器人的肿瘤转移过程中多尺度机械特性研究综述论文(Atomic force microscopy for revealing micro/nanoscale mec

2021-03-05

港中大参与研究发现:将新冠病人手术延后七星期可减死亡风险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23日公布,中大与海外外科专家联合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人若于确诊后六星期内接受手术,会增加术后的死亡风险,研究建议将手术延至确诊后第七个星期或之后进行。据悉,是次研究由45个来自中大医学院外科学系、麻醉及深切治疗学系专家和香港医院管理局新界东联网医生,联同全球逾15000个外科专家组成的COVIDSurg Collabor

2021-03-24

人工眼角膜移植手术成功

据央视、人民日报等报道,以色列科学家近日完成了一例人工眼角膜移植手术。报道称,一位失明十年的老年患者通过该手术植入了人工眼角膜,术后几乎立即恢复了视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人造眼角膜和眼白完全融合,且创伤面积小,伤口恢复得很快。IT之家了解到,角膜病和白内障是引起眼盲的主要原因,但我们可以通过角膜移植的方法治愈,但此前由于猪角膜移植手术则未趋普遍,患者往往需要等

2021-02-16

微纳操作机器人外泌体原位探测研究获PIBB封面刊载

   近日,由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主办的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知名SCI期刊Progress in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21, 48(1): 100-110)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微纳米课题组利用微纳操作机器人在外泌体原位探测方面的最新成果(Na

2021-01-28

Gastroenterology:肠炎手术为何会引发二次自体免疫疾病?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一种影响结肠的免疫疾病)的外科手术程序可能会引发第二次免疫系统攻击。相关结果发表在《Gastroenterology》杂志上。

2021-02-03

有效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美国FDA授予D-PLEX100(聚合物脂质包埋多西环素)突破性药物资格!

抗感染药物领域的突破性药物资格相当罕见,这突显了D-PLEX100的强劲疗效和治疗潜力。

2020-11-27

Plos Med:代谢手术有助于治疗高血压

根据厄勒布鲁大学(Erebro University)Erik Stenberg领导的一项新研究,代谢手术,例如胃搭桥术和胃袖手术,不仅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和肥胖症,对患有高血压的肥胖症患者也有好处,并且可以降低心脏病发作,中风和死亡的风险。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的《Plos Medicine》杂志上。

2020-09-16

德尼培携静脉注射治疗和介入导管手术的最新导管解决方案亮相2020Medtec中国展

2020年9 月 14 -16 日,在上海举办的 2020 Medtec 中国展(第十六届国际医疗器械设计与制造技术展览会)上,德尼培展出了用于静脉注射 (IV) 治疗和介入导管手术的最新导管解决方案。

2020-09-22

心梗后支架或搭桥手术减少1/3死亡,高龄患者也获益

 非ST段抬高心梗(NSTEMI)是常见的心梗形式,与保守治疗相比,侵入性治疗(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支架植入或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能为患者带来更长的生存期。然而,对于更脆弱、病情也往往更复杂的老年患者而言,侵入性治疗往往容易显得较为“冒险”。有数据显示,在60岁以下NSTEMI患者中,约 78%的患者会接受侵入性治疗;而在80岁以上的NSTEMI患者中

20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