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深圳先进院等在超分辨光学显微成像方面取得进展

左图为果蝇脑片在传统双光子成像(2P WF)、双光子超分辨成像(2P ISIM)和结合有自适应光学的双光子超分辨 (2P ISIM AO) 显微成像结果对比,右上图为位于胶原凝胶 150 微米深处细胞三维成像对比,可见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新技术的分辨率都有显着提升。右下图为线虫胚胎发育过程中连续 1 小时的三维观测,细胞正常分裂进程证明了该技术可用于胚胎发育动态研究。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

2017-06-21

苏州医工所在图像扫描显微成像技术研究中取得进展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y,LSCM)是研究亚微米细微结构的有效手段,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材料检测等领域,是从事生物医学和材料科学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必备的研究工具。然而,在共聚焦显微镜中,其分辨率与信噪比相互矛盾,不能同时实现高分辨率和高信噪比。近年来出现的基于共聚焦显微成像的图像扫描显微成像技术解决了这一问题,可以同时实现高信噪比、高

2017-06-15

Nature子刊:新型细胞成像技术或助力癌症疗法的开发

2017年6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于国际杂志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约克大学和莱顿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技术,利用荧光成像来追踪多种疾病种关键酶类的活动,包括癌症、遗传性疾病和肾脏疾病。这项新技术或有望帮助研究人员开发治疗癌症、炎症以及肾脏疾病的新型疗法。图片来源:Liang Wu本文研究还为科学家们提供了一种诊

2017-06-14

上海应物所在金纳米粒子活细胞成像和胞内运输方面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物理生物学研究室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合作,发展了一种基于金纳米粒子的荧光-纳米等离子体双模态成像fPlas探针,并对其在胞内运输中的聚集过程及聚集态对其传输动力学的影响开展研究。相关结果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7, 5, 15646)。胞吞及囊泡运输是细胞信号传导和能量交流的重要生理过程。在真核细胞中,蛋白质的输

2017-06-15

Nature:利用smFRET成像技术揭示肾上腺素激活的G蛋白偶联受体变化

Scott Blanchard和他的团队利用他们开发出的这种基于相机的成像平台追踪G蛋白偶联受体(GPCR)如何对它们的环境作出应答。图片来自 Dr. Daniel Terry/Weill Cornell Medicine。2017年6月10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威尔康奈尔医学院、斯坦福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新的允许人们追踪细胞表面上单个蛋白分子的成像方

2017-06-10

利用CRISPR-Cas9技术开发出帕金森疾病新型筛选工具

2017年6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发表在国际杂志Scientific Repor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中佛罗里达大学(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利用突破性的基因编辑技术开发出了一种帕金森疾病的新型筛查工具,帕金森疾病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这种技术能够帮助科学家们在实验室中对名为α-突触核蛋白的大脑蛋白进行实时监测,

2017-06-07

光声与正电子发射共成像实现阿兹海默症诊断与淀粉样斑块定位

阿兹海默症(AD)是老年痴呆的主要类型。脑组织中β- 淀粉样蛋白(Aβ)的沉积是远早于 AD 症状的重要病理特征,对早期预防 AD 具有重要的意义。近期厦门大学聂立铭副教授在 Chemical Science 上发表文章,结合光声成像与正电子发射共成像技术实现阿兹海默诊断与斑块定位。光声成像具有纯光学成像的高对比度特性和纯超声成像的高穿透深度、高空间分辨率和灵敏度。利用内源造影剂血红蛋白能够对血管

2017-06-05

科学家构建基于单纯疱疹病毒的新型顺向跨突触神经环路示踪工具

解析大脑不同脑区、不同类型神经元之间的神经环路连接是神经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病毒工具是目前最为有效、应用最广的神经环路示踪工具。但目前用于研究输出神经环路的顺向示踪工具病毒发展较慢,用于精细研究直接输出网络的顺向跨单级工具更是尚无研究报道。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罗敏华学科组与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徐富强合作,报道了更有效的顺向跨多级工具病毒H129-G4和首个可用于示踪直接输

2017-06-01

工具有助揭示胚胎发育等细胞过程

科学家正试着描绘细胞间的作用力。图片来源:Carsten Grashoff在显微镜下,细胞通常处于静止状态,但实际上它们是动态结构。细胞挤压、拉伸、弯曲,以及穿越周围环境,这时它们会产生力。这些力非常小,可能只有一只曲别针重量的十亿分之一。但它们却有深刻的生物学影响。在快速生长的胚胎中,这种变化的力能改变细胞发育进程,“告诉”它们何时停止分化以及开始转化。早在 1 个世纪前,这种物理力影响细胞功能

2017-05-24

Science:利用高分辨率成像揭示T细胞微绒毛如何检测危险信号

2017年5月13日/生物谷BIOON/---作为免疫系统的巡警,T细胞如何在没有观察到的益处时检测疾病的信号?正如大多数细胞那样,T细胞通过直接的物理接触探索它们的环境,但是它们如何足够快地和可靠地找出入侵者以便将感染和其他的危险扼杀于摇篮中一直是不清楚的。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员利用前沿技术比之前更加详细地拍摄活的T细胞表面的视频,开始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们之前已

2017-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