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d Chem:多吃蘑菇或能有效抗衰老 抵御癌症和神经变性疾病等多种疾病
2017年11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蘑菇中或许含有异常高水平的两种抗氧化剂,而抗氧化剂被认为能够帮助有效抵御机体衰老促进健康。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Food Chemistry上。图片来源:Patrick Mansell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蘑菇中含有较高水平的麦角硫因和谷胱甘肽,这两种均为重要的抗氧化剂,其在不同种类的蘑菇
中日顶级妇科专家齐聚北京 共话妇科良性疾病前沿热点
2017年11月4日,中国北京——今天,由日中医学协会与武田中国联合举办的“2017年中日妇科良性疾病交流峰会”在北京顺利举行。峰会中方主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周应芳教授和日方主席大阪府富田林市医院星合昊教授分别莅临现场,预计五百余位中日妇科专家及医生通过线上及线下方式参与会议。两国专家就目前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肌瘤诊疗取得的临床经验及前沿进展进行了深入交流,共话良性妇科疾病规范化诊疗与
Rejuv Res:干细胞疗法会成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最佳希望吗?
2017年10月26日讯 /生物谷BIOON/ --由于大脑的自身修复或再生能力有限,干细胞或将成为针对受伤、衰老或疾病造成的大脑组织损伤或退化的最好治疗方法。虽然干细胞疗法在前临床测试中表现出了希望,但在动物试验中的得到的结果在人类患者中并不一定有效,并且人类临床研究会受到规模和数量的限制。最近在Mary Ann Liebert,Inc.出版社出版的同行评议期刊Rejuvenation Rese
Sci Trans Med:虫子感知危险的机制为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启示
2017年10月19日/生物谷BIOON/---最近,研究者们发现虫子也能够学习,而且基于对它们学习方式以及应对环境中危险的行为的理解,或许有助于找到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的治疗方法。最近,来自爱荷华大学的研究者们研究了线虫是如何应对环境中的压力的。作者将线虫放在存在着致命性病原体的环境中,一部分线虫同时接受了能够引发防御机制的嗅觉信号刺激,这一刺激能够导致压力条件下防御机制的建立,从而保护线虫的
Science:非感染性损伤后中性粒细胞的作用机制探究
2017年10月8日/生物谷BIOON/---此前我们一直认为中性粒细胞的主要效应是引起炎症反应,而最近研究者们发现了中性粒细胞在非感染性损伤之后对于伤口愈合的促进作用。在最近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的文章中,作者们描述了中性粒细胞在小鼠损伤发生之后的实时动态变化过程。长期以来,医学研究者们认为中性粒细胞对于损伤修复具有正面的作用,但对于某些患者来说中性粒细胞往往导致了不必要的炎症反应,使得
诺思兰德研发的治疗严重下肢缺血性疾病创新药获得III期临床批准
近日,北京诺思兰德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诺思兰德”)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核准签发的”重组人肝细胞生长因子裸质粒注射液”Ⅲ期临床批件(批件号:2017L04713),其适应症为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重组人肝细胞生长因子裸质粒注射液(以下简称“本品”)是由北京诺思兰德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治疗用生物制品,属于基因治疗裸质粒类药品开发。本品经
Nat Immunol:病毒感染可以治疗自体免疫疾病
2017年10月3日/生物谷BIOON/---抗体是抵抗病毒或细菌入侵机体的关键武器,它通过中和病原体的方式发挥作用。然而,随着机体在针对感染产生更加有效的抗体的同时,也会产生结合能力更加强的自体免疫性抗体分子,从而引发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多发性硬化等等。最近,来自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医学院的助理教授André Ballesteros-Tato等人则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了研究。在
炎症性疾病已成国内外研究热点
9月17日,《自然》炎症性疾病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免疫学会、自然科研集团携旗下期刊《自然综述·免疫学》《自然·免疫学》《自然》和《自然·通讯》共同主办。共吸引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学者、学生和企业界代表等近600人参会,此次会议也是庆祝北京协和医学院建校100周年系列重要学术活动之一。开幕式上,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曹雪涛院校长和《自然综述
麦卢卡蜂蜜真的能够作为一种超级食物治疗感冒、过敏和感染等多种疾病?
2017年9月25日 讯 /生物谷BIOON/ --麦卢卡蜂蜜通常被标榜为“超级食物”,其能够帮助治疗多种疾病,包括过敏症、感冒和流感、牙龈炎、咽喉痛、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以及多种类型的伤口。同时,麦卢卡蜂蜜还能够增强机体能量,促进排毒系统发挥功能、降低机体胆固醇水平、治疗糖尿病、改善睡眠、提高肤色、减少脱发,甚至还能够防止头发卷曲和分叉。当然,有些说法是无稽之谈,但有些说法背后却有很好的证据支持;
精液中竟然可以生存27种感染性病毒
2017年9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上的综述性文章中,来自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人类精液或会为许多危险的病毒提供藏身之所和繁殖之地;当前医学文献进行的综合性分析,结果显示在人类的精液中发现了27种感染性病毒,包括寨卡病毒、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拉沙热、切昆贡亚热、EB病毒等。图片来源:med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