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科学家得到详细的恶性胶质细胞瘤细胞基因组数据库
2013年10月12日讯 /生物谷BIOON/--科学家启动了肿瘤基因组图谱计划(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打算分析所有组织的肿瘤细胞的基因组。脑组织肿瘤是科学家的第一个目标,因为其挑战性大回报也最大。 TCGA收集了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的组织样本。
Nat Commun:SUMO1修饰稳定CDK6蛋白 驱动胶质母细胞瘤进展
2014年7月7日讯 /生物谷BIOON/--近日,科学家研究发现泛素样小蛋白(small ubiquitin-like modifier,SUMO)家族的一个成员是肿瘤细胞增殖失控的关键,特别是在胶质母细胞瘤中。SUMO家族蛋白修饰其它蛋白质和蛋白质的类
国内首家胶质瘤干细胞库落户附属八一脑科医院
北京2011年12月7日电 /美通社亚洲/ -- 国内首家胶质瘤干细胞库的I期建设日前在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神经科学转化医学中心正式完工。附属八一脑科医院院长徐如祥教授介绍,该库不仅是国内首家,在整个亚太地区也应该是首家胶质瘤干细胞库,其设计、实施、运营完全是参照美国血库协会(AABB) 、ISO 认证等国际通用标准执行,与国际接轨,力争使胶质瘤干细胞的处理和储存达到世界级标准。
Oncogene:颜光美等揭示小分子RNA对恶性胶质瘤的杀伤作用
近日,国际肿瘤学领域著名杂志Oncogene刊登了中山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结果“MiR-135a functions as a selective killer of malignant glioma。”,研究人员报道了在恶性胶质瘤的分子靶向治疗基础研究方面的一项重要进展。
:科学家发现治疗恶性胸膜间质细胞瘤的新靶点
2013年7月29日讯 /生物谷BIOON/--恶性间质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目前没有好的针对该病的治疗方法。尽管治疗手段在进步,该病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仅为12个月。揭示该病的分子机制能够促使科学家找到新的早期诊断的生物标记物,也有助于科学家开发出更有效的治疗手段。
Cell Rep:不同肿瘤细胞可相互协作促进恶性黑色素瘤的扩散
来自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皮肤癌细胞可以互相合作实现在机体中的快速扩散,某些黑色素瘤细胞生长速度尤其之快,但这些癌细胞却并不擅长于侵袭周围的组织,而其它黑色素瘤细胞则完全相反,它们虽然生长缓慢但是可以快速实现周围组织的侵袭,相关研究为开发新型药物来治疗黑色素瘤提供了一定帮助。
Cell:科学家发现转录因子可有效区分出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
近日,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Cell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麻省综合医院(MGH)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转录因子可以区分出对致命性脑瘤疗法产生耐药的恶性脑瘤,该研究可帮助研究者们理解耐药性脑瘤的遗传特性以及开发新型靶向性疗法。
Lancet Oncol:老年恶性星形细胞瘤 替莫唑胺化疗vs放疗
5月10日,The Lancet Oncology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在老年恶性星形细胞瘤患者的治疗中,替莫唑胺单药不劣于单纯放疗;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启动子甲基化似乎是一种可预测治疗转归的生物标志物,有助于治疗决策。 该研究从2005年5月15日至2009年11月2日纳入了年龄>65岁且卡诺夫斯基体能状态评分(KPS)≥60分的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或胶质母细胞瘤患者。
浙医二院脑胶质瘤多学科联合诊治中心成立
脑胶质瘤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但其治疗效果和预后至今仍是困扰国际医学界的一大难题。我国目前正尝试使用包括中医和心理诊疗等在内的多学科联合方式,对这一肿瘤开展基础研究,并试图进一步提升临床治疗水平。 浙医二院脑胶质瘤多学科联合诊治中心5月12日在杭州揭牌成立。该中心由神经外科、放射影像科、病理科、检验科、放疗科、肿瘤科、肿瘤研究所、核医学科、康复科等组成。
:神经胶质瘤为系统性病变
德国学者近日在《神经病学文献》(Archives of Neurology)杂志报道称,弥散性神经胶质瘤不应当被作为病灶性疾病对待,而应该被看作一种涉及整个大脑的系统性疾病。 在一项包括4名弥散性神经胶质瘤患者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在大脑一些不易引起注意的区域中可以检测到单个的肿瘤细胞,组织学分析发现这些细胞具有多形性及分裂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