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Nucl Med:18FDG–PET–CT 可改善乳腺癌分类精确度
一项前瞻性研究显示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术/计算机断层成像术(18FDG-PET-CT)成为检测乳癌患者淋巴转移和远处转移的有效工具。 David Groheux(法国巴黎圣路易斯医院)和他的合着者报道,通过18FDG-PET-CT检查,254名由临床检查、磁共振成像或超声检查诊断为二期或三期乳癌的患者中有30.3%的患者改变了他们的美国癌症分期联合委员会(AJCC)分期结果。
Blumea:朱华等植物分类学研究获进展
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朱华研究员基于20多年对茜草科粗叶木属植物的调查、分类鉴定和研究经历,对泛马来西亚地区该属植物进行了分类学研究,确定有131个种,5个亚种和6个变种,在研究中新发现了41个新种,3个新亚种和3个新变种。这些新植物种分别来自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婆罗洲、马来半岛、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及所罗门群岛等。 粗叶木属植物约有200个种,为全热带分布属,以亚洲热带地区为种多样性中心。
Nature:中国发现迄今体型最大的带羽毛恐龙化石
华丽羽王龙复原图(照片由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提供) 华丽羽王龙(大个)和其他带羽毛恐龙复原图 一个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小组在我国辽宁省西部早白垩世地层中发现一种新的暴龙类恐龙。这种被命名为华丽羽王龙的食肉恐龙是我国辽西热河生物群迄今发现的体型最大的恐龙之一。
浙江天台盆地新发现一枚形状似鸟蛋的恐龙蛋化石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张蜀康博士、邹晶梅博士及博士研究生王敏与浙江自然博物馆合作研究了一枚发现于浙江天台盆地晚白垩世地层中的蛋化石。该蛋化石仅4.5cm长,有明显的尖端和钝端,外形与鸟蛋非常相似,却显示出恐龙蛋的蛋壳显微结构。这项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最新一期的Historical Biology。
Palaeogeogr, Palaeocl:发现侏罗纪古白蚁啃食恐龙骨遗迹化石
中、美、加、澳等国古生物学者近日宣布,在中国云南省禄丰县恐龙山镇发现了珍贵的侏罗纪古白蚁啃食恐龙骨的遗迹化石。
Sci Rep:在恐龙崛起时期就能使用公共厕所的像犀牛一样的古爬行动物
本期Scientific Reports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一组大型草食性爬行动物也许早在距今2.4亿年前就已经用上公共厕所了。该发现是关于非脊椎动物中的大型草食性动物使用公共厕所的已知第一个证据。
PNAS:某些恐龙的喙进化或与饮食而不是飞行有关
一项研究提出,某些恐龙的喙进化和失去牙齿与更大范围的饮食转变有关,而不是与降低体重的趋势有关,后者常常被假定为飞行的起源的一个要求。
韩国化石上发现迄今最大恐龙齿痕
韩国古生物学家发现一组化石,显现迄今所知最大的恐龙牙齿咬痕,由食肉龙留在一只食草龙的尾椎上。 化石显现的最大齿痕长17厘米、宽2厘米、深1.5厘米。 德新社8月1日援引韩国釜庆大学环境科学院教授白寅成(音译)所做解释报道:单纯依据化石上的“齿痕非常难以确认(食肉龙所属)种类”。不过,齿痕能帮助推断食肉龙的捕食习性。
ZJLS:周红章等隐翅虫科分类与系统发育研究获进展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林耐学会动物学刊》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刊登了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甲虫多样性与分子进化研究组周红章研究员领导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人员在隐翅虫科分类与系统发育研究上取得新的成果。
温室气体为恐龙崛起铺平道路
早期恐龙在由剧烈火山喷发引发的三叠纪末期生物大灭绝事件后逐渐兴盛起来 发生在6500万年前白垩纪时期的小行星撞击事件可能导致了恐龙绝灭。然而地球上发生的另一次生物大灭绝又导致了怎样的后果呢?如今,研究人员对恐龙时代萌芽阶段的化石记录进行了梳理,进而提出了一个可能的杀手:火山温室气体引发了甲烷气体的大爆发。而正是这些甲烷气体使地球气候急剧变暖,其他生物大量灭绝,最终为恐龙兴盛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