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研究人员用单细胞精确控制老鼠大脑的行为

2019年8月24日讯 /生物谷BIOON /——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个神经科学家小组首次通过激活老鼠视觉皮层中的几个神经元来控制老鼠的视觉行为。在发表在《Cell》杂志上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证明了所谓的神经元群在行为中具有因果关系。研究人员使用了新的光学和分析工具,在小鼠执行视觉任务时识别其皮层集合。他们还使用高分辨率光遗传学以单细胞精度同时靶向选定的神经元,控制小鼠的行为。与任务相关的神经元的精确激

2019-08-24

研究解析出本能防御样行为的神经环路

  神经科学领域的国际学术期刊《神经元》(Neuron),在线发表来自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港脑科学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王立平团队与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徐富强等合作的研究成果:A VTA GABAergic neural circuit mediates visually evoked innate defensive r

2019-06-14

Nature子刊:新技术利用癌细胞行为而非遗传信息预测其转移

2019年5月日讯 /生物谷BIOON /——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并不完全理解为什么有些癌症会扩散,而有些则不会。他们所知道的是,当癌症扩散时,存活率会大幅下降。如果医生能够预测原发性肿瘤转移的可能性,他们就能够为患者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然而,目前的检测只关注肿瘤遗传学,因为它可以突变和改变。图片来源:Nature Bimedical Engineering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

2019-05-28

JNeurosci:自闭症基因与老鼠的大脑和行为缺陷有关

2019年5月23日讯 /生物谷BIOON /——发表在《JNeurosci》上的一项研究发现,缺乏Shank3基因的老鼠在前额皮质显示出结构和功能缺陷。这项研究增进了我们对自闭症谱系障碍最常见的遗传风险因素之一的理解。Shank3突变在患有自闭症和相关发育障碍的人群中很常见。先前的动物研究表明,Shank3和基底神经节功能障碍之间存在关联,这可能导致自闭症的重复性行为特征。在人类中,Shank3

2019-05-23

中国科学家发现恐惧情绪的新环路

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李晓明课题组在《自然-神经科学》在线发表了题为《一条新的介导恐惧逃跑行为的皮层丘脑神经环路》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新发现了一条由丘脑网状核介导的从皮层至丘脑的神经环路,参与调控动物恐惧性逃避行为。该研究在恐惧性逃避行为和相关的精神疾病如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发病的环路机制方面有着概念性的突破,为这一领域的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浙江大学医学院博士生董平、王浩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2019-05-03

eneuro:病毒感染会影响后代的行为

2019年5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 --发表在eNeuro杂志上的最近一项研究发现,在母鼠怀孕期间暴露于病毒感染后,出生的子代大鼠成年后会表现出异常行为。医学院John Howland生理学教授的研究表明,怀孕期间的炎症会改变未出生后代的大脑发育,并可能使他们易患精神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Howland的研究结果与将子宫内炎症暴露与包括精神分裂症和自闭症在内的精神疾病发病率增加的人体研究

2019-05-05

行为或会影响机体微生物组并增加HIV感染风险

2019年4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Pathoge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科罗拉多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个体的性行为或会影响其机体微生物组和免疫系统的健康,从而增加其HIV感染的风险。图片来源:tomcorsonknowles.com微生物组是机体肠道中的微生物群落,其在驱动和塑造人类机体免疫系统上扮演着关键角色,但最近有研究表明,相比与异性

2019-04-15

研究发现果蝇KDM5基因通过调控肠道菌群和免疫稳态影响社交行为

 孤独症是一种广泛的神经发育障碍疾病。典型的孤独症行为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和非言语交流缺陷、兴趣狭窄和重复刻板行为等临床特征。目前已成为世界上人数增长最快的严重性病症,现在全球每20分钟就有一个孩子被诊断为孤独症,已成为危害严重的全球公共健康问题。另一方面,孤独症给患者和家人带来长期沉重的生活、经济和精神压力,并日益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近日,南京医科大学生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团

2019-04-13

蚊子如何闻到人类的汗味来实施叮咬行为

2019年4月2日 讯 /生物谷BIOON/ --众所周知,雌性蚊子会一系列感官信息来发现并叮咬人群,其会吸收二氧化碳、体味、热量、水分和视觉信号,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urrent Bi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阐明了蚊子捕捉人体汗液中酸性挥发物质的分子机制。图片来源:Alex Wild关键是一种名为Ir8a的嗅觉共受体(olfactory corece

2019-04-02

医疗废物专项整治开始 6种行为是打击重点

 所有诊所、卫生室,医疗废物专项整治开始,医疗废物分类不规范、倒卖医疗废物等6种行为是打击重点!今年2月,国务院发文,重点部署医疗废物的规范化管理。自此,各地纷纷掀起整治医疗废物的专项行动,同时也惩治了一批违法处理医疗废物的行为。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曝光医疗废物黑色产业链,输液瓶、输液袋、输液管、注射器、血包等多种医疗废物被非法企业随意加工成日常用品的行为遭到舆论炮轰。没有买卖就

2019-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