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NAS:端粒酶的遗传脆弱

近日,耶鲁大学癌症中心研究人员发现表达端粒酶的癌症细胞的遗传脆弱性,端粒酶是驱动癌细胞盲目增长的酶。新的研究同时表明表达端粒酶的癌细胞的生存依赖于基因p21。

2014-07-22

:鉴定出丘脑发育关键遗传因子Lhx2和Lhx9

丘脑是大脑的中央编译器:有专门的神经细胞(即神经元)接受感觉器官传来的信息,进行加工,并将加工后的信息传送到大脑深处。德国卡尔斯鲁厄技术学院毒理学和遗传研究所研究人员如今鉴定出负责这些神经元发育的两种遗传因子Lhx2 和Lhx9。他们的研究结果有助于加深对丘脑发育的理解,而且长期而言,有助于治愈丘脑中风(thalamic stroke)。 人大脑有1千亿个神经细胞,是人体最为复杂的器官。

2011-12-30

Genome Res:科学家揭示遗传性疾病的发病机制

来自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生物信息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就揭示了DNA甲基化过程中所涉及的生化过程。

2014-09-04

Plant Biology:多年生黑麦草功能性状多样研究取得进展

盐胁迫是典型的非生物胁迫之一,严重制约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农作物产量。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温带地区的草坪草兼牧草,可以作为盐碱地开发先锋植物。不同生境来源的多年生黑麦草种质材料蕴涵丰富的形态、生理和物候性状变异,这些功能性状变异为选育优质耐盐多年生黑麦草提供了可能。

2013-06-12

“中国块菌(松露)遗传多态及其菌根组合和人工种植”<br />通过验收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刘培贵研究员课题组承担的云南省科技创新强省国际合作专项“中国块菌(松露)遗传多态性及其菌根组合和人工种植”项目近日顺利通过结题验收。项目实施期间项目组对我国10个省,其中云南省34个县进行了野外考察与标本采集。

2013-06-12

遗传发育所生长素调控植物向光分子机制研究获进展

植物向光性是经典的植物生物学问题。以前的研究表明蓝光信号和生长素都是植物向光性反应所必需的,但是关于蓝光信号如何整合到生长素途径的分子机制还不清楚。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传友研究组发现,光信号途径中的转录因子PIF4和PIF5是植物向光性反应的重要负调控因子。同时,PIF4和PIF5对生长素信号转导也起着负向调控作用。

2013-06-18

Nat Gene:基因组学研究全面揭示玉米遗传多样及进化机制

2012年6月4日,由冷泉港实验室、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康奈尔大学、墨西哥国际玉米和小麦改良中心等全球17所科研机构合作完成的两项玉米基因组学研究成果于国际权威杂志《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上同期发表。

2012-06-04

N Engl J Med:研究发现一种遗传性前列腺癌相关的基因突变

近日,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在线刊登了国外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Germline Mutations in HOXB13 and Prostate-Cancer Risk,”文章中,研究者指出,他们首次发现与一种遗传性前列腺癌相关的基因突变,这燃起了有朝一日提高该病早期诊断率的新希望。

2012-11-18

PLoS Genet:新研究为揭示遗传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希望

来自麦基尔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染色质结构对于控制基因活性,尤其是胚胎的正常发育的重要性,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著名遗传学杂志PLoS Genetics上。

201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