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Envir Sci & Tech:于昌平等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降解研究获进展

双酚A(BPA)使用量大,在环境中存在广泛,是备受关注的内分泌干扰物之一。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环境生物技术研究组致力于新型污染物迁移转化的研究,近期研究揭示了氨氧化细菌对BPA的转化机制。

2012-11-18

PNAS:朱平等病毒转录态原子模型获进展

4月6日,PNAS在线发表了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朱平研究组和孙飞研究组合作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用冷冻电镜三维重构方法,首次解析了处于转录过程中的双链RNA病毒的近原子分辨率(4.1Å)三维结构,并构建了该病毒转录态的全氨基酸原子结构模型。

2012-11-18

青春期如何影响脑血流量的性别差异

一项研究提出,青春期男性和女性的脑血流量有显著差异,而且可能受到了在青春期出现的性别特异性变化的影响。已知人类成年女性的大脑血流量高于男性,为了确定这类性别差异何时出现,Theodore D. Satterthwaite及其同事研究了来自费城神经发育队列的922名8-22岁的青年人的大脑血流的发育。

2014-05-27

NIH:今后临床前期实验应提供实验动物的性别信息

NIH宣布今后临床前期实验所使用的动物个体和动物细胞样本需要提供性别信息进行备案。

2014-05-28

Curr Biol:周雯等发现人类化学信号可在个体间有效传递性别信息

在动物王国中,很多最为基本的行为(如觅偶行为)都是由信息素来介导的。实现这一过程需要两种器官的参与:一种是可以向空气中散发信息素的器官,另一种是灵敏的信息素探测器官。较之其他灵长类动物,虽然人类的皮肤上有更多的可散发信息素的汗腺组织和分泌物,人类却并不具有绝大多数动物用以接收和探测信息素的结构——犁鼻器或副嗅球。人类对信息素的感知与编码似乎只能依赖于包括嗅上皮、嗅球在内的主嗅觉系统。

2014-05-23

ACS Nano:李亚平等纳米药物提高耐药肿瘤治疗效果获进展

肿瘤普遍存在耐药现象,耐药是肿瘤临床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即使分子靶向药物使用几个月后也产生耐药,导致疗效降低或无效。据美国癌症协会的统计显示,90%以上的癌症患者死于不同程度的多药耐药。迄今国内外尚未找到克服肿瘤耐药的有效策略,如何降低肿瘤多药耐药已成为国内外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之一。

2013-07-25

PNAS:人脑连接的性别差异

一项关于脑连接的性别特异性差异的分析提示,男性的脑可能形成了促进感受和协调的运动之间的联系的结构,而女性的脑可能形成了促进分析和直觉处理模式之间的通信的结构。

2013-12-03

PLoS ONE:张亚平等发现leptin能平衡能量和调控生殖

瘦蛋白基因(leptin)在哺乳动物的能量平衡和生殖调控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以前对该基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它对人类健康,尤其是肥胖症方面。而对该基因所具有的其它可能的新功能却知之甚少。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张亚平院士课题组和云南大学于黎研究员,博士研究生靳伟等测定了海洋哺乳动物--鲸目代表物种的leptin基因,并结合55条网上已有哺乳动物leptin序列进行研究。

2012-11-19

陈小平等发现应用茚地那韦有预防猴疟原虫感染的作用

近日,美国微生物学会会刊AntimicrobAgentsChemother(简称AAC)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陈小平课题组关于HIV蛋白酶抑制剂(HIV-PI)茚地那韦治疗和预防猴疟疾感染的科研论文。该研究证实在治疗HIV感染的临床用药剂量下,茚地那韦能有效抑制猴子体内的疟原虫繁殖,同时发现应用该药有预防猴疟原虫感染的作用。

2012-11-19

Mol Biol Evol:张亚平等揭示缺氧诱导因子通路的重要作用

随着海拔的升高,很多环境因素将随之发生改变,从而形成了一系列海拔高度特异的生存环境。在这些生存环境中,环境氧分压的适应是非常重要的自然选择压力。因此,低氧适应是当前生物进化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近期的全基因组扫描发现缺氧诱导因子通路上的EGLN1基因多态性与高原世居藏族和安第斯山脉人群的低氧适应密切相关。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