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生物物理所揭示 RNA 结合蛋白调控急性心肌梗死的机制

图:CUGBP1 转基因小鼠促使 AMI 心脏功能和心肌病理损伤显着改善心肌梗死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高发性疾病,迄今缺乏有效的防治办法。因此,揭示心肌梗死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RNA 结合蛋白 CUGBP1 在心脏发育

2017-04-07

“高敏感”心肌标志物助力急性心梗早诊早治

(2016年12月9日 北京)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快速增长趋势,大约每10秒即有1人死于心血管疾病。有研究显示,中国心血管疾病死亡已占总死亡构成的41%,防治形势异常严峻。其中,急性心肌梗死(

2016-12-13

JBC:胰岛素或可治疗急性胰腺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胰腺炎的主要发病原因是胆汁酸从胆结石中回流、高脂肪饮食及酒精过度摄入。实际上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在圣诞节期间明显增加,因为那时候对于一般人群来讲,其高脂肪饮食和酒精摄入都会相比以往增加很多。

2014-08-24

EHJ:体育锻炼可降低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Claes Held博士等近日在《欧洲心脏杂志》(European Heart Journal)上发表论文称,在闲暇时间和工作时经常锻炼身体可降低发生心肌梗死(MI)的风险。 作者通过一项大型研究发现,在闲暇时间进行任何强度的锻炼均可降低发生急性MI的风险,而对于职业性体育锻炼,仅轻度至中等强度的锻炼有该作用。此外,同时拥有汽车和电视机者发生急性MI的风险高于二者均没有者。

2012-11-18

卫生部:中国启动急性心肌梗死规范化救治项目

11月28日卫生部在京正式启动“中国急性心肌梗死规范化救治项目”。在启动会上卫生部医政司司长王羽表示,这个项目的启动为心血管及相关领域学科建设提供了推动力。 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每年约有54万人死于急性心肌梗死,并且发病人群有年轻化趋势,形势日趋严峻。采取综合措施,做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规范化诊疗,是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和每位医务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2011-11-30

BMJ:马路减速带有助诊断急性阑尾

马路上的减速带与阑尾炎有什么关系?许多腹痛、疑似急性阑尾炎的患者都是被救护车一路飞奔拉到医院的,而车辆在路上经过减速带时不免要颠簸一下。英国研究人员发现,患者在颠簸中的反应有助于诊断急性阑尾炎。

2012-12-20

Radiother Oncol:FDG-PET可评估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后放疗剂量和急性食管的关系

为了通过FDG-PET确定放化疗后的晚期局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所接受的放疗剂量和急性食管炎之间的联系。Jasper Nijkamp等为了回答上述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其研究结果发表在Radiother Oncol 12月最新的在线期刊上。 研究者纳入的患者为接受24*2.75Gy、在完成放化疗后3个月内进行过放疗后PET检查。

2012-12-20

Gastroenterology:急性胰腺发病与特殊基因有关

日本秋田大学研究人员在美国医学杂志《胃肠病学》9月号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在世界上首次确认与急性胰腺炎发病有关的基因。 急性胰腺炎很容易发展成为重症,会引起多脏器衰竭和败血症,死亡率达到60%。在急性胰腺炎发病过程中,存在一种自我消化的现象,即胰液中消化酶的功能异常升高,损伤患者自身的胰腺组织。 秋田大学大西洋英和真嶋浩聪领导的研究小组,对“干扰素抑制因子2”的编码基因进行了研究。

2012-11-18

Nature:研究发现心肌炎发病机制

近日,日本研究人员在新一期Nature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发现了作为心力衰竭原因之一的心肌炎的发病机制。这一发现有助于开发治疗心力衰竭的新方法。 大阪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通过动物实验发现,由于高血压等原因使心肌细胞内的线粒体受损后,导致无用的线粒体DNA蓄积,这会引发“过度”的免疫反应,而这是炎症发生的导火索。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