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Biol:黄广华等白色念珠菌形态转换研究获进展
形态转换对于病原真菌迅速适应宿主多变的微环境具有重要作用。白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机会性致病真菌,通常共生于健康人体内不引起任何不良反应,但在免疫受损的人群中可能引起器官黏膜感染和危及生命的血液感染。近年来,由于广谱抗菌素的广泛使用,癌症化疗和器官移植等新的医疗技术的应用,艾滋病的流行和人口的老龄化,导致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的真菌感染成为临床上日益严重的问题。
Antimicrob Agents Ch:阿维菌素有望治疗结核病
2012年11月2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微生物学家发现一个用于治疗寄生虫病的药物有潜力治疗肺结核(TB)。 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本周的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杂志上。 近40年前发现,发展中国家常用阿维菌素(Avermectin)类药物,以消除寄生型蠕虫。
PLoS ONE:一种中草药疗法可有效治疗白色念珠菌的感染
2013年9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堪萨斯州立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新型的中草药疗法或可用于人类常见真菌感染的治疗,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PLoS One上,文章中研究者指出在发展中国家很多糖尿病患者一般使用一种名为匙羹藤的中药草来帮助控制其血糖,但是匙羹藤同样也可以作为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治疗手段。
:揭示通常无害的白色念珠菌变成致病性真菌的分子途径
酵母中热诱导型Hsp90蛋白的各个结构域的结构图。顶端是二聚体Hsp90的晶体结构,结合到二聚体上的ATP分子用空间填充球表示。底部是酵母Hsp90蛋白的一维序列。NTD=N端结构域(红色),MD=中间结构域(绿色),CTD=C端结构域(蓝色)。图片来自维基共享资源。 Copyright ©版权Bioon.com所有,若未得到生物谷授权,请勿转载。
美国FDA一个月内批准的第二个抗菌素新药Sivextro预示抗生素新药研发的春天?
6月20日下午,一种新的恶唑烷酮类抗菌素Sivextro(tedizolid phosphate,磷酸泰地唑胺)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耐甲氧西林菌株、甲氧西林敏感菌株)和各种链球菌属和粪肠球菌等革兰氏阳性细菌引起的急性细菌性皮肤和皮肤结构感染(ABSSSI)。
NRR:黄芩苷可有效抑制硫酸粘杆菌素的神经毒性
从干燥的黄芩根中提取的黄芩苷具有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等的药理作用,研究显示其对β淀粉样蛋白诱导神经元损伤也有保护作用,但硫酸粘杆菌素作为一种抗生素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神经毒性问题。
Biochemical Journal:我国科学家发现对环孢菌素敏感的基因多态性位点
甲酰肽受体1(Formyl peptide receptor 1, FPR1)属于A族G蛋白偶联受体,可被菌源性甲酰化肽及部分病毒来源的蛋白所激活,引起嗜中性粒细胞趋化、脱颗粒和超氧离子释放。活化FPR1有助于清除病原菌和损伤组织,在先天性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中化帝斯曼山东半合成头孢菌素新厂动工
12月9日,中化帝斯曼制药有限公司在山东淄博举行新厂奠基仪式,新工厂将采用专有生物技术生产新型半合成头孢菌素(SSC),计划2013年年初建成投产。 由荷兰皇家帝斯曼集团和中化集团共同组建的中化帝斯曼制药有限公司,专注于抗感染药的原材料、中间体和活性药物的开发、生产和销售。该公司已在淄博建有第一代头孢菌素工厂。
JAMA:益生菌的服用与抗菌素使用所致的腹泻风险的降低有关
5月9日,国际著名杂志《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发表的一则对以往研究的综述及荟萃分析披露,益生菌的服用(活的微生物,它们会在诸如酸奶等食品中自然出现,人们对其的食用是为了赋予人体某种健康的裨益)与降低抗菌素相关性腹泻的风险——一种使用抗菌素的常见不良反应——有关。 根据文章的背景资料:“使用会干扰胃肠道菌群[微生物]的抗菌素与诸如腹泻等临床症状有关,而腹泻可在高达30%的病人中出现。
PLoS Pathog:毕赤酵母可有效抑制念珠菌感染 为治疗鹅口疮提供希望
来自凯斯西储医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有益的真菌酵母-毕赤氏酵母可以有效抑制一种名为念珠菌属的有害酵母,这就为开发新型治疗策略来治疗鹅口疮以及其它危害人类健康的真菌感染性疾病提供了一定思路,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PLOS Pathogens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