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所揭示三羧酸循环调控白色念珠菌致病性的机制
白色念珠菌是一种重要的人体致病真菌。每年由念珠菌引起的女性阴道感染病例达7500万,鹅口疮病例达1300万,血液和深部器官感染人数40万以上。由于对念珠菌基本生物学和感染机理的研究相对落后,目前临床上预防和治疗念珠菌病的药物非常有限。菌丝发育是白色念珠菌最重要的致病性特征,抑制菌丝发育导致该病原菌毒性急剧下降。因此,菌丝发育相关因子也是新型抗念珠菌药物的理想作用靶标。三羧酸循环(TCA
糖尿病的锅谁来背?肠道菌和维生素D来搅局!
众所周知,高脂饮食可以引发一些列的代谢性综合疾病,尤其会使糖尿病和心脏病的发病风险大幅上升。近日,来自中国四川大学和美国Cedars-Sinai医疗中心的科学家发现,维生素D缺乏是小鼠患上这类高脂饮食诱发代谢综合
Science:揭秘基因和肠道菌群相互作用引发炎性肠病的分子机制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的一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人类机体中两种缺陷性基因和一类有益细菌释放的信息及肠易激综合征之间的关联,文章中研究者利用小鼠、离体人类细胞及人类肠道中的脆弱拟杆菌进行研究。
Nature:首次发现对组织具有损伤作用的白色念珠菌毒素
发表于国际著名杂志Nature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来自英国阿伯丁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在白色念珠菌中发现了一种特殊毒素,该毒素在人类粘膜感染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揭示通常无害的白色念珠菌变成致病性真菌的分子途径
酵母中热诱导型Hsp90蛋白的各个结构域的结构图。顶端是二聚体Hsp90的晶体结构,结合到二聚体上的ATP分子用空间填充球表示。底部是酵母Hsp90蛋白的一维序列。NTD=N端结构域(红色),MD=中间结构域(绿色),CTD=C端结构域(蓝色)。图片来自维基共享资源。 Copyright ©版权Bioon.com所有,若未得到生物谷授权,请勿转载。
PLoS Biol:黄广华等白色念珠菌形态转换研究获进展
形态转换对于病原真菌迅速适应宿主多变的微环境具有重要作用。白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机会性致病真菌,通常共生于健康人体内不引起任何不良反应,但在免疫受损的人群中可能引起器官黏膜感染和危及生命的血液感染。近年来,由于广谱抗菌素的广泛使用,癌症化疗和器官移植等新的医疗技术的应用,艾滋病的流行和人口的老龄化,导致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的真菌感染成为临床上日益严重的问题。
友好真菌保护口腔免受念珠菌危害
当人们讨论人类微生物时,细菌通常会得到所有的关注。然而,微观的真菌也生活在人们体内。新研究显示,一种鲜为人知的被称为毕赤酵母菌的真菌生活在健康的口腔中,并在保护人们免受有害念珠菌引起的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
PLoS Pathog:毕赤酵母可有效抑制念珠菌感染 为治疗鹅口疮提供希望
来自凯斯西储医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有益的真菌酵母-毕赤氏酵母可以有效抑制一种名为念珠菌属的有害酵母,这就为开发新型治疗策略来治疗鹅口疮以及其它危害人类健康的真菌感染性疾病提供了一定思路,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PLOS Pathogens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