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委以北京脑血管病重大研究成果为契机组织召开临床研究经验交流会
近日,十大疾病脑血管病领域首席专家,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院长的脑血管防治重大成果CHANCE研究发表于世界权威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北京市科委以此为契机组织召开了“北京市临床研究经验交流会”,由王拥军教授介绍脑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模式。首都十大疾病科技攻关首席专家及承担重大项目的课题负责人共计40余人参会,就临床医学研究方法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Neural Regen Res:谁是诱发中国北方汉族人群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致病基因?
白细胞介素18启动子基因多态性可能参与缺血性中风的发病机制,-607C等位基因可能增加在中国汉族人群缺血性中风的危险。但不同人群、种族和生活环境的遗传多态性分布不同。
饮用功能性饮料可增加年轻人心血管疾病风险
近日,一项来自美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发现,平常不喝咖啡的健康年轻人在饮用能量饮料后,其安静状态下血压会显著升高,因此,他们提出饮用能量饮料可能会增加发生心脏疾病事件的风险。
注资4000万美元,阿斯利康联手PhaseBio开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市场
许多生物医药公司都曾雄心勃勃的希望在糖尿病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却最终折戟沉沙。这似乎已经成为生物医药公司的一个魔咒。最近,美国宾州的生物医药公司PhaseBio就再次向这一魔咒发出了挑战。
Am J Pathol:细胞渗透肽控制心血管疾病
2013年4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动脉粥样硬化有时也被称为“血管硬化”,在西方国家是死亡的首要原因,发病率具首位。一种含有NF-kB核定位序列(NLS)的细胞渗透肽证实能成为一个潜在的治疗试剂控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展。这项研究将发表在2013年5月的American Journal of Pathology杂志上。
JAMA:HIV感染者较高风险患上心血管疾病或与动脉炎症相关
根据发表在JAMA期刊上的一项研究,HIV感染者有较高风险患上心血管疾病,这似乎是与病人动脉内炎症增加相关联。在来自美国麻省总医院的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没有患上已知心血管疾病而且也没有较高的传统性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如腹部脂肪积累、吸烟、高血压和高胆固醇)的HIV感染者主动脉内的炎症水平可比得上心血管疾病患者主动脉内的炎症水平。
JAHA:更年期后雌激素和心血管疾病的关联
妇女不太容易像男性那样出现心血管疾病,但绝经后,两性之间的在罹患心血管疾病上的差异变得越来越不明显。其中原因就是雌激素对心脏和血管的有益作用。现在,一项新的研究数据质疑上述这些观点。Pierre-Yves Scarabin带领的INSERM的研究团队进行了一项募集6000名65岁以上的妇女的研究证实,血液雌二醇水平高的妇女面临的心肌梗死或中风的风险更大。
Stroke:ACE2缺乏和氧化应激在老龄脑血管功能障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血管紧张素II产生氧化应激和脑动脉内皮功能不全,血管紧张素II的I型受体可能在寿命及血管衰老中起到作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型(ACE2)将血管紧张素II转化为血管紧张素(1-7),并可对血管紧张素II的效应起保护作用。美国爱荷华州大学的Ricardo A. Pena Silva博士等人通过研究发现:ACE2缺乏损害成年鼠脑动脉内皮功能,加剧了衰老过程中内皮功能的损害。
:科学家采用基因治疗手段为冠状动脉疾病的病人重建血管
2012年12月27日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在杂志Human Gene Therapy上在线发布的一项研究发现, 使用病毒表达血管生成因子对于冠状动脉疾病有着长期的治疗效果。 传统治疗严重冠状动脉疾病的方法是冠状动脉搭桥术,通过重新定向心脏栓塞区域周围的血管流向而达到治疗目的。前提是需要栓塞区域周围的血管健康,足以完成搭桥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