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老鼠和人类一样也有同情

芝加哥大学心理学和精神病学教授德塞蒂等研究者周四在期刊《科学》上发表的报告"Empathy and Pro-Social Behavior in Rats"指出,即使这些低等动物也会表现出爱心。 捕鼠者可能要结束他们的游戏了。研究人员发现,被捕老鼠的不幸会促使它的同伴打开捕鼠器,让这个啮齿类同伴自由。研究结果证明老鼠也有同情心,之前认为这是灵长类动物特有的。

2011-12-11

津第一中医成功实施活体双肝移植手术

日前,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集合多种先进技术,成功为一例体重达124公斤的患者实施了首例活体双肝移植。 55岁的韩先生因终末期肝病-肝硬化失代偿期到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移植外科就诊,急需肝移植手术挽救生命。其多位亲属要求捐献肝脏。 医院移植外科沈中阳教授、潘澄主任及其团队经过审慎研究、多次评估,决定实施双供体活体移植手术,即由2名患者亲属分别捐献左半肝和右半肝。

2012-11-19

Trends in Biochem Sci:许琛琦受邀在国际期刊发表酸性磷脂研究的综述论文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许琛琦受邀在Cell出版社综述期刊 Trends in Biochemical Sciences 上在线发表题为Ionic protein-lipid interaction at the plasma membrane: what can the charge do? 的科研综述,该综述论文总结了酸性磷脂领域的最新进展。

2014-02-21

The Cochrane Library:梗后干细胞治疗可改善心脏功能

2月14日,国际循证医学图书馆(The Cochrane Library)在线发表的根据对截止至2011年的所有随机对照治疗试验的综述和Meta分析,急性MI再血管化后自体骨髓来源心脏内干细胞治疗“似乎是安全的,并且可中度改善心脏功能,具有统计学意义”。 国际循证医学协作组的研究者曾在2008年发表过对这一主题的综述,之后不断出现新的研究成果,故需要对其疗效和安全性综述进行更新。

2012-11-18

:瑞士研究发现男女自尊差异不大

瑞士科研人员发现,与普遍的认识相反,青春期与成人初期的男女自尊心差异不大。 瑞士科学家指出,研究结果将会有助于消除男性比女性自尊心更强的误解。 瑞士巴塞尔大学的科研人员对美国青少年纵向调查中关于成人初期部分的资料作了分析,以搞清青少年的自尊心———即一个人对自我价值的肯定———是怎样随年龄发展的。

2011-08-17

Nature Communications:II型α亚型磷脂酰肌醇-4-激酶的结构功能研究取得新突破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及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研究人员展示了首个PI4K家族成员精细结构,揭示了一种新的磷脂激酶活性调节机理

2014-04-22

CFDA办公厅关于修订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的通知

2013年04月26日 发布 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论证结果,为保证公众用药安全,决定对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进行修订。

2013-06-08

Nature:万众一的“超级蚂蚁”

蚁群有时被当成超级生物,即它们在群落层面上会受到自然选择的影响。在对“红色收获蚁”(Pogonomyrmex barbatus)的集体行为与群落中生殖成功率之间的关系所做的一项长期(27年)研究中,Deborah Gordon发现,它们的确能表现出这种超级生物特性。在干旱时期,“收获蚁”的觅食往往不像它们在食物丰富时那么多;它们似乎是等待时机,直到状况改善。

2013-06-19

Nature:磷脂酰肌醇在突触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在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的发育过程中,调控突触的数量和功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研究组之前的研究表明,星形胶质细胞分泌的一些神经因子能促进兴奋性突触形成。其中凝血酶敏感素能够诱导形成突触结构,但是所形成的突触不具备传导兴奋的功能。 在本文中,研究者证明,星形胶质细胞分泌的磷脂酰肌醇4(Gpc4)和磷脂酰肌醇6(Gpc6)能够诱导形成有功能的突触。

2012-11-18

Lancet:心脏扫描新技术可助预判梗风险

心肌梗塞是人类一大健康杀手。英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心脏扫描新技术,利用放射性示踪剂和高清图像检测心血管中的脂肪斑块,从而尽早发现可引发心梗的高风险因素。

201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