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tific Reports:手机辐射或导致胎儿出生后行为失常
近日,耶鲁医学院的研究者通过研究表明,孕妇长期置身于手机的辐射之中会影响其后代的大脑发育,有可能会导致婴儿的大脑过度活跃。相关研究结果刊登在了国际杂志Nature旗下杂志Scientific Reports上。
芬兰研发出心率快速检测器
芬兰一家公司研发出专供急救人员使用的心率快速检测器,它有望在重大事故和灾难现场等场合大显身手。 据芬兰媒体日前报道,该产品由一个装有两个心电图电极的心率传感器和一个发光二极管指示器组成,二者由一根长35厘米的导线连接。 操作时,医护人员将心率传感器粘贴在患者胸部,将发光二极管指示器粘贴在患者的面颊上。粘贴好后,心率传感器可立即向发光二极管指示器发送信号。
全球最大的稳定性冠心病注册研究显示,许多患者的静息心率太高
p{text-indent: 2em;} 巴黎2011年8月29日电 /美通社亚洲/ -- 来自全球最大的稳定性冠心病 (CAD) 门诊患者注册研究 CLARIFY 的结果显示,尽管 β-受体阻滞剂已得到广泛应用,还是有1/3冠心病患者的静息心率达到 70bpm,[1] 之前的结果已显示,该心率值与心绞痛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NTT与东丽合作开发监测血压心率的智能服装
近日,东丽公司与NTT公司共同开发了功能材料“hitoe”。人体只要穿着带有该功能材料的服饰,就能测算出单位时间内的心跳数及心电波图像等生理数据。
EHJ:心率或可预测卒中预后
研究人员报告称,卒中幸存者心率或可预测他们的长期预后。他们对有效避免再次脑卒中预防方案研究(PRoFESS)的分析显示心率增加会降低患者存活率。相反的,对于复发性中风患者,心率低者神经预后更好。 以前的研究表明心率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卒中)患者预后有关系,如高血压、心衰等。“令人兴奋的消息是现在的PRoFESS数据,已经将卒中幸存人群高心率状况作为卒中预后的影响因素之一。
PNAS:心律失常与Tbx3基因的突变有关
控制心脏传导系统(CCS)形成及功能的生物学与遗传学机制还不完全清楚,但是来自小鼠的最新研究表明,Tbx3基因功能的改变干扰了心脏传导系统的发育,导致致命性的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Arrhythmia)是一个心跳速率或节律的问题,可潜在的危及生命,可引起心脏太快、太慢或不规则跳动。心律失常影响着全世界数百万人。 心脏传导系统(CCS)调节心脏跳动的速率与节律。心脏壁里面有一群很专业化的细胞。
JCI:研究发现心律失常的风险基因SCN5A
芝加哥大学的科学家发现,SCN10A变种调控不同基因SCN5A的功能,SCN5A似乎是负责心律失常风险的主要基因。该基因SCN10A本身在心脏中只起到一个很小的作用,这项研究发表在3月18日的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