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微生物可能泄露个人隐私

研究人员发现,通过寄居人体的微生物集成DNA,能够特异性地识别出个人的身份,这就产生了个人隐私问题。

2015-05-18

2016(第二届)肠道微生物与临床应用研讨会

2016肠道微生态与健康研讨会汇聚国内该领域有所建树的生命科学专家与医学专家于一堂,围绕肠道微生物与肥胖、糖尿病、免疫炎症、免疫治疗、治疗耐药、结直肠癌、大脑神经疾病等疾病的关系,肠道微生物与粘膜免疫,膳食对肠道微生态的调节作用,新生儿肠道微生物菌群研究等议题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希望能提高我国的肠道微生物研究水平。

2015-04-15

华大基因主导完成肠道微生物与Ⅱ型糖尿病的宏基因关联分析

2012年9月27日,由来自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等单位组成的中国科学家团队主导完成的“肠道微生物与Ⅱ型糖尿病的宏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杂志《自然》(nature)上在线发表。该研究为全面揭示Ⅱ型糖尿病与肠道微生物之间的关系奠定了重要的分子基础,为通过DNA序列的微生物分类提供了新方法。

2015-03-26

2017人体微生物大会

本次会议以微生物与疾病为主题,邀请各领域专家,围绕皮肤(包括眼,头皮微生物组)、呼吸道、口腔、胃肠道、泌尿生殖道微生物以及微生态药物研发等进行专题深入讨论,推动中国微生物组学发展,加速微生物组学向临床转化,促进合作交流。

2015-02-24

微生物研究有助神经变性疾病疗法开发

数万亿的微生物栖息在人类的机体中,这些微生物群体被称之为微生物组,据估计这些微生物群体重2-6磅,其总体重是平均大脑体重的2倍,大部分的微生物生活在机体肠道中,其可以帮助机体消化食物,合成维生素以及抵御感染;但截止到现在研究者对微生物组的研究显示,微生物群体对机体的影响远远超过了肠道,其还会对人类大脑产生影响。

2015-01-12

微生物所申请国际科技数据委员会微生物信息化工作获批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作为世界微生物数据中心(World Data Center for Microorganisms, WDCM)主持单位申请的国际科技数据委员会(CODATA)微生物信息化工作组(“CODATA Task Group on Advancing Informatics for Microbiology (TG-AIM)”)获得正式批准。

2012-12-04

The Scientist:肺部微生物决定你的健康

相比于肠道微生物组,肺部微生物组研究落后了10到15年。近年来,科学家发现,肺部微生物组对呼吸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肺部微生物组研究也逐渐受到了科学家们的重视。近年来,肺部微生物组对呼吸道健康的重要性逐渐受到了科学家们的重视。The Scientist杂志特别撰文介绍了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如果将人类的消化系统看作是从口腔延伸至胃和肠道的一条河流,那么肺就是河流旁的湖泊,常常被湍急的水流波及,密歇根

2014-06-20

微生物基因测序的应用

一、传染病暴发的时代 致死性大肠杆菌传染病在欧洲暴发,至本报道发表前,已导致27人死亡,2800人染病。在拿到明斯特大学医院卫生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分离的致病株后,Guenther所在的Life Technologie公司德国实验室利用Ion PGM仅用了3天时间就完成了该致病型大肠杆菌菌株的全基因组测序和序列的组装,为快速研究该致病菌株的致病机理创造了条件。

2013-05-22

Nature:肠道—微生物—脑连接

在人类病人和小鼠中进行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失衡会影响各种社会、情感和焦虑样行为。

2014-03-14

:肠道微生物降低与结肠癌有关

近期发表在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上的文章称,人类肠道微生物多样性降低与结肠癌相关。

201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