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科学家发现乳房X线钙化灶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近日,发表在肿瘤学领域权威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的一项新研究中,提出了乳腺癌患病风险与乳房X线微钙化灶相关,微钙化灶群是乳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且绝经前妇女的估计风险更高。在绝经后女性中,微钙化灶群与乳腺癌之间的关联与基线乳房X线检查结果病灶的密度类似。乳房X线微钙化被认为是乳腺癌的早期迹象。此项研究

2021-07-01

Science:G3BP1泛素化以特定环境的方式介导应激颗粒的分解

2021年6月29日讯/生物谷BIOON/---应激颗粒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动态结构,在细胞质中产生以应对各种应激。这些结构通过液-液相分离形成,通常在初始应激(initiating stress)得到缓解后迅速分解。当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RNA和RNA-RNA相互作用的总和突破了一个特定的阈值,即渗滤阈值(percolation threshold

2021-06-29

BMJ:“不良”的工作环境或会让人的抑郁症风险增加3倍!

2021年6月29日 讯 /生物谷BIOON/ --抑郁症和其它情绪障碍是全球人群最常见的精神性疾病,全球人群的终生患病率大约为12%。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British Medical Journal上题为“Predicting new major depression symptoms from long working hours, psychos

2021-06-28

ACS Nano:一种创外泌体喷雾剂修复心肌梗死后心脏

心肌梗死(MI)仍然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许多心肌梗死幸存者将遭受复发性心力衰竭(Hf)的折磨,这已被认为是不良预后的决定因素。尽管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成功地改善了心肌梗死后早期存活率,但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正成为晚期发病率、死亡率和医疗费用的主要驱动因素。在过去的十年里,再生医学的发展给心肌梗死的治疗带来了希望。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

2021-06-29

流控热泳生物传感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孙佳姝课题组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教授江泽飞、张少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教授戴波等合作,在基于功能核酸的微流控热泳生物传感领域取得系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1, 12, 2536)和《纳米·今日》(Nano T

2021-06-16

研究揭示绿僵菌附着胞形成时胞内脂滴自噬的调控途径

  Autopha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成树研究组完成的研究论文Activation of microlipophagy during early infection of insect hosts by Metarhizium robertsii。该研究揭示昆虫病原真菌绿僵菌通过微自噬途径调控附着胞脂滴降解,

2021-06-18

针阵列可穿戴设备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谢曦课题组研发了一种基于介孔微针离子泳的集成可穿戴诊疗一体化系统,应用于糖尿病的原位监测和治疗。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dvanced Science,论文题目为“A Fully Integrated Closed-loop System based on Mesoporous Microneedle

2021-06-10

Cancer Discov:抗炎药物重塑肿瘤免疫环境增强免疫关卡阻断效果

近日,曼彻斯特大学研究者在Cancer Discov杂志上发表了题为"Anti-inflammatory drugs remodel the tumor immune environment to enhance 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 efficacy"的文章。确定提高免疫检查点阻断(ICB)疗效的策略仍然是一个主要的临床需要

2021-06-08

Plant, Cell & Environment:揭示幼苗子叶助力早熟大豆适应高纬长日环境的分子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大豆育种技术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创新团队系统阐述了子叶的开花诱导功能及其分子基础,揭示了子叶在早熟大豆品种适应高纬度长日照环境中的独特作用。相关研究在《植物细胞和环境(Plant, Cell & Environment)》上在线发表。据韩天富研究员介绍,大豆是典型的短日照植物,起源于中低纬度地区,

2021-06-07

6小时安装+负压环境!“猎鹰号”气膜方舱实验室在广州建成!

  为进一步快速提升广州当地的核酸检测通量,6月1日晚上,四组“猎鹰号”气膜方舱实验室在广州体育馆快速搭建,并预计在6月3日全部投入使用,届时检测日通量可达单管12万人份。“猎鹰号”气膜方舱实验室由广州实验室和国家呼吸中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金域医学、华

2021-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