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针阵列可穿戴设备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谢曦课题组研发了一种基于介孔微针离子泳的集成可穿戴诊疗一体化系统,应用于糖尿病的原位监测和治疗。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dvanced Science,论文题目为“A Fully Integrated Closed-loop System based on Mesoporous Microneedle

2021-06-10

Cancer Discov:抗炎药物重塑肿瘤免疫环境增强免疫关卡阻断效果

近日,曼彻斯特大学研究者在Cancer Discov杂志上发表了题为"Anti-inflammatory drugs remodel the tumor immune environment to enhance 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 efficacy"的文章。确定提高免疫检查点阻断(ICB)疗效的策略仍然是一个主要的临床需要

2021-06-08

Plant, Cell & Environment:揭示幼苗子叶助力早熟大豆适应高纬长日环境的分子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大豆育种技术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创新团队系统阐述了子叶的开花诱导功能及其分子基础,揭示了子叶在早熟大豆品种适应高纬度长日照环境中的独特作用。相关研究在《植物细胞和环境(Plant, Cell & Environment)》上在线发表。据韩天富研究员介绍,大豆是典型的短日照植物,起源于中低纬度地区,

2021-06-07

6小时安装+负压环境!“猎鹰号”气膜方舱实验室在广州建成!

  为进一步快速提升广州当地的核酸检测通量,6月1日晚上,四组“猎鹰号”气膜方舱实验室在广州体育馆快速搭建,并预计在6月3日全部投入使用,届时检测日通量可达单管12万人份。“猎鹰号”气膜方舱实验室由广州实验室和国家呼吸中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金域医学、华

2021-06-04

Science:新研究揭示较大环境中哺乳动物大脑的空间编码

2021年5月31日讯/生物谷BIOON/---大脑经常被比作一台电脑,它的硬件由组装在复杂回路中的神经元组成;它的软件是管理神经元行为的大量编码。但有时,即使大脑的硬件似乎不足以完成任务,它也会表现得异常出色。例如,尽管大脑的空间感知回路似乎适合代表更小的区域,但是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如何设法在大规模环境中导航的,这一直是个谜。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以色列魏

2021-05-31

Nature子刊:在复杂和动态的环境中跟踪细菌谱系

2021年5月22日讯/在自然环境中,细菌会经历一段时间的饥饿和压力,被新营养物质的到来打断,然后随着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再次耗尽。因此,细菌进化出了许多机制来帮助自身度过衰落期,开发生长期。传统的研究方法是将稳定期细胞接种到新鲜培养基中,然后沿着生长曲线回到稳定期。然而,批处理试验考虑的是细胞的平均特性,而单细胞研究揭示了巨大的细胞间的异质性。由于异质性是如此

2021-05-24

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徐臣杰课题组首创冷冻针,实现活细胞的负载与递送

  香港城市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系徐臣杰教授课题组,首创出能够负载活细胞的微针——冷冻微针。该成果发表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文章标题为“Cryomicroneedles for Transdermal Cell Delivery”,第一作者为常皓博士。细胞治疗是一种通过将活细胞传递到体内实现治疗效果的

2021-05-29

研究揭示东南亚土著体貌表型对热带雨林环境适应的分子机制

  现代人约20万年前起源于非洲,约10万年前向欧亚大陆扩散。“走出非洲”的人群面对新的地理和生态环境逐渐产生了许多适应性的表型变化,造就了当今世界人群丰富的表型多样性。解析人类表型多样性的分子机制和进化规律,将为理解人类的演化历史提供重要信息。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是亚洲纬度最低的地区且跨越赤道线,也

2021-05-20

口服甲硝唑、万古霉素和非达霉素对艰难梭菌宿主脱落和环境污染的影响

2021年5月22日讯/在美国,艰难梭状芽胞杆菌仍然是医疗保健相关感染病例的主要原因。每年约有50万例艰难梭菌感染(CDI)发生,估计每年有2.9万人死亡。感染预防项目采用多种策略来预防医疗机构中CDI发生,包括用肥皂和水严格保持手卫生、接触预防、抗生素管理和环境消毒。尽管进行了大量的努力,但近年来与医疗保健相关的CDI发病率仅略有下降。研究发现,从患者身上

2021-05-24

Cell Rep: 肠道环境如何影响伤寒毒素的消炎作用?

此前研究发现,在沙门氏菌感染期间,细菌内部的伤寒毒素会在宿主细胞中引起DNA损伤,从而导致DNA损伤反应(DDR)的激活。此外,这些毒素主要由革兰氏阴性细菌产生,而后者在炎症性肠病(IBD)和结肠直肠癌(CRC)患者的微生物组中丰度极高。尽管如此,目前我们对其在病原体感染中的作用仍然不够了解。

2021-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