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需求为导向,设计是核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017芯片前沿研讨会 讨论精彩回顾

    传统的生命科学分析方法需要复杂的样品制备和仪器分析过程,耗时费力。微流控具有微型化、集成化等特征,结合其独特的分析性能,可极大的优化检测过程。2018(第二届)微流控技术前沿研讨会(上海,8月17-18)集中展示了近年来我国微流控芯片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体现了微流控最新最前沿的技术应用,力求推动国内微流控技术在医学、生命科学等相关领域的快速发展。2018(第

2018-08-09

芯片助力构建体外类生命系统

小编推荐会议:2018(第二届)微流控技术前沿研讨会近日,国际学术期刊Biomaterials Science 以inside back cover的形式刊载了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微纳米课题组在体外类生命系统构建领域的最新成果。该研究基于光诱导微流控芯片,利用动态变化的数字光掩膜,实现了多维水凝胶结构的层层微制造,并且具备非紫外、快速、灵活、可重构的优点,为建立体外类生命系统、生物器官模型等

2018-07-26

见“”知著——技术前沿研讨会等你来

     微流控芯片技术是生物芯片的基石,它通过多学科交叉将化学、生物学、医学等领域所涉及的样品预处理、生化反应、分选及检测等过程集成到几平方厘米的芯片上,从而实现从样品前处理到后续分析的微型化、自动化、集成化和便携化的技术。早在2003年,微流控技术就被福布斯(Forbes)杂志评为影响人类未来15件最重要的发明之一。这项技术使得实验室研究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并在生

2018-07-27

研究发现肿瘤环境NK细胞代谢失调功能紊乱新机制

7月19日,Cell 出版集团旗下期刊Cell Metabolism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中国科学院天然免疫与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和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教授魏海明、田志刚课题组的研究论文Dysfunction of Natural Killer Cells by FBP1-induced Inhibition of Glycolysis during Lung Ca

2018-08-05

生物医疗界的宠儿——技术

             由于医药研究和体外诊断市场需求,促使微流控市场快速增长。目前微流控技术已应用于分子生物学、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新药开发、司法鉴定和食品卫生监督等诸多领域,已成为各国学术界和工业界所瞩目并研究的一个热点。     微流控以集成电路制造技术为基

2018-07-23

—2018(第二届)技术前沿研讨会

   由于医药研究和体外诊断市场需求,促使微流控市场快速增长。目前微流控技术已应用于分子生物学、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新药开发、司法鉴定和食品卫生监督等诸多领域,已成为各国学术界和工业界所瞩目并研究的一个热点。     微流控以集成电路制造技术为基础,能够精细构建微观结构,实现三维细胞的体外精细构建以及复杂组织类器官的构建,在机理研究和

2018-07-31

芯片细胞分析

小编推荐会议:2018(第二届)微流控技术前沿研讨会    中国有句谚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阐明细胞的生命过程,需要特殊的工具。细胞作为生命组成的最小单元,研究其相关的生物行为及其规律与本质,对于揭示生命的奥秘,探索疾病的机理与治疗手段,提高人类的生存寿命与质量,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对细胞的研究是一个复杂的工程,细胞在人体内处于复杂的微环境之中,

2018-07-15

当前研究应用的这些热点,你get到了么

随着医疗行业逐渐向个性化医疗发展,临床检测诊断技术也在不断升级以适应市场需求。由于具有创新的解决方案和相对优势的应用成本,微流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潜在的市场价值已经得到投资者的认可。微流控芯片技术是生物芯片的基石,它通过多学科交叉将化学、生物学、医学等领域所涉及的样品预处理、生化反应、分选及检测等过程集成到几平方厘米的芯片上,从而实现从样品前处理到后续分析的微型化、自动化、集成化和便携化的技

2018-07-25

SERS技术实现对银纳米粒子细胞毒性的定量分析

小编推荐会议:2018(第二届)微流控技术前沿研讨会  近日,中科院技术生物所黄青研究员课题组利用微流控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实现银纳米粒子细胞毒性的定量分析评估,相关成果已发表在环境科学-毒理学专业期刊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上。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surface enhanced Raman spectr

2018-07-25

利用太赫兹芯片进行溶液测量

小编推荐会议:2018(第二届)微流控技术前沿研讨会  来自大阪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非线性光学晶体芯片(NLOC),将太赫兹光波与微流控装置结合,并充分利用了太赫兹光源与微通道内被测物质溶液的紧密近场性。他们的研究发表在最近一期APLPhotonics杂志上。“采用这项技术,即便样本少于一纳升,我们也可以探测出几飞克分子的溶液浓度,”通讯作者MasayoshiTonouch

201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