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芯片,化学和生物医学检测的“下一场革命”

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微流体在近几年也迅猛的发展。微流体是具有微尺度(几十到几百微米)集成通道系统的科学和技术。在其中,微量的液体(通常为10-9至10-18升)在系统的控制下进行特定模式的流动。听着如此黑科技的微流体的发展其实可以追溯到数十年前,生物化学分析的微量化和平面化要求是微流体发展很好的推动力。自那时起,“芯片实验室”和微尺度全面分析系统(μTAS)的概念就被逐步建立了起来。在微流体的世

2017-10-10

Nat Sci Rev:靶向肿瘤环境或有望开发出新型癌症纳米诊断技术

2017年7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全球范围内,癌症是引发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当前主流的癌症疗法,比如手术、化疗和放疗等仅会表现出有限的治疗效果,当然这部分取决于肿瘤生物学的复杂性和异质性。近几十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今纳米医学受到了科学家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人员希望纳米医学能够帮助快速开发新型的个体化疗法来进行更加有效且可靠的癌症诊断及治疗。图片来源:Science

2017-07-04

基于芯片的慢性肾病生物标志物FGF23 影响中性粒细胞迁移能力研究获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应用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刘勇与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教授Francis Lin课题组合作,利用微流控芯片研究了慢性肾病生物标志物FGF23对中性粒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相关成果发表在《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杂志上(2017,7:3100,DOI:10.1038/s41598-017-03210-0)。细胞迁移在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017-06-1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研究”、“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和“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公示

根据《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科技部、财政部关于改革过渡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组织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国科发资[2015]423号)等文件要求,现将“干细胞及转化研究”、“数字诊疗装备研发”、“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生物医用材料研发

2017-06-03

JNM:科学家开发出能准确检测癌症转移的新型成像技术

2017年5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项发表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荷兰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将SPECT/CT同荧光成像(Fluorescence Imaging)相结合或能帮助外科医生从正常组织中区分出肿瘤组织。文章中研究者重点对能够从原始肿瘤位点转移的结直肠癌(CRC)细胞进行研究,结直肠癌是常见的男性第二大

2017-05-11

合肥研究院等基于芯片技术在细胞趋化性和记忆效应研究中获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应用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刘勇课题组与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教授 Francis Lin 课题组合作,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在细胞趋化性和记忆效应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封底文章形式发表在

2017-04-27

技术调控神经-肿瘤相互作用并治疗胰腺癌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蒋兴宇、郑文富、博士雷祎凤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肝胆外科教授姜凯、日本东北大学医学院教授Yoh Hamada等合作,在微流控芯片上构建神经-肿瘤研究模型,

2017-05-02

早期诊断:让RNA发光,改变液体活检的纳米技术

在癌症早期诊断领域,通过检测血液或尿液中与肿瘤相关的生物标记物来诊断癌症的液体活检与传统活检相比侵入性更低,更为经济省时,需要专业技能也较少。循环DNA(circulating DNA),微RNA(microRNA, miRNA),和

2017-04-17

应用光遗传学技术为猝死高危人群装上“光”救命开关

江洪教授团队重大研究成果在美国美国心脏病学会(ACC)2017年会引起轰动

2017-03-27

我国重大猪病防技术取得新突破

 禽流感、猪链球菌感染、甲型 H1N1流感、H7N9流感……一旦这些疫病没有得到及时的控制,那么养殖户将面临巨大的亏损,我国猪肉产业将产生巨大的波动,国民经济将面临巨大的威胁。2009年,墨西哥、加拿大、美国

2017-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