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无需颅脑手术的微型超柔韧神经探针为活体脑研究开辟了新的潜力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和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微小、超柔韧的网状神经探针,可以植入啮齿动物大脑中100微米以下的血管中。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3年7月21日的Science期

2023-07-31

研究揭示脑脊液IL-10与玻璃体视网膜淋巴瘤关系

近日,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张美芬教授团队在《美国眼科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中科院1区)上发表题为“Cerebrospina

2023-06-19

科研人员开发出新型TnpB微型基因编辑工具

该研究建立了适用于TnpB编辑器的大规模筛选体系,进一步证明了TnpB在转座子扩张中的功能,并对这一类编辑器进行了系统的功能解析,从而获得了目前最小的具备原创知识产权的微型基因编辑器。考虑到体内基因治

2023-07-05

Science:张安琪开发微型超柔性神经探针,无需开颅即可研究活体大脑,为下一代脑机接口奠定基础

脑血管的范围从大的皮层浅表血管到皮层内的微血管和毛细血管床。在大鼠大脑中,约5%的血管直径大于100μm,这是该研究开发的微血管内探针可以靶向的。此外,还可以通过进一步减少探针的弯曲刚度实现对直径更小

2023-07-27

Cell子刊:上科大季泉江团队开发新型微型Cas12n基因编辑系统

CRISPR-Cas12n家族核酸酶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颖微型基因组编辑系统,拥有该家族系统的自主知识产权及底层专利。

2023-07-11

PNAS:新方法成功地将视网膜中休眠的米勒胶质细胞直接转化为视网膜神经元,有望开发出恢复视力的再生疗法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的研究人员为患有退行性视网膜疾病(degenerative retinal disease)的患者恢复视力带来了新希望。他们发现在视网膜中休眠的细胞---神经胶

2023-05-26

Nature子刊:受穿山甲启发的微型机器人,可用于体内药物递送和治疗

磁性软体机器人和固体金属形态的机器人过去曾被开发用于微创医学手术,但其功能和安全性有限。而穿山甲尽管有角质鳞片,通过把硬质鳞片组成重叠结构,它们可以灵活无碍地移动。 

2023-06-21

碱基编辑进入“迷你时代”,杨辉团队开发出基于Cas9祖先IscB的微型碱基编辑器

该研究建立了enIscB-T5E和miBE作为基因组编辑的通用工具。更重要的是,miBE不仅具有高碱基编辑活性,还具有迷你尺寸的有点,有助于解决当前碱基编辑工具太大而无法被单个AAV载体递送的难题,为

2023-05-30

小胶质细胞的坏死可能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的一种有前途的治疗策略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也是成年人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负担。

2023-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