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科学家发现人类皮肤中嵌有“微型电脑”

多数人都认为,我们的智慧源自大脑,但瑞典的研究人员却发现,延伸到我们指尖的神经元,具备与大脑皮层的神经元相同的运算方式。

2015-03-26

英国科学家用“微型支架”革新干细胞培养技术

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新材料作为支撑干细胞生长的“微型支架”(tiny scaffold),为相关科研工作和干细胞产业扫平了障碍。 新材料是水溶性的凝胶,该材料的表面呈“微型支架”结构,干细胞能大规模生长,而且有易分离和不易被破坏的特性。过去,科学家用生物制品表面培养干细胞,但生物制品昂贵,且其表面可能带有病原体,容易造成样品的污染。

2015-03-26

科学家培养出微型心脏 有助于新药物研发

阿伯泰邓迪大学的科学家培育出可每分钟跳动30次的微型心脏,并且将其用于心脏肥大的药物测试研究。

2015-03-26

科学家利用3D打印机制造出“微型肝脏”

目前,美国加州Organovo公司采用3D打印机制造出微型肝脏器官,深度仅0.5毫米,宽度4毫米,但它却具有真实肝脏器官的多项主要功能,包括产生运输激素的蛋白质,将盐和药物送递至全身。

2015-03-26

全球首个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药物诞生,FDA批准罗氏Lucentis第四个适应症

罗氏Lucentis正与拜耳Eylea展开激烈竞争,Lucentis率先拿下DR适应症,标志着对Eylea的绝佳反击。但Eylea正步步逼近,罗氏必须抓住首发优势,竭尽全力快速抢占市场。

2015-02-13

微型生物芯片或将取代动物实验

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发展协会(欧洲最大的应用科学研究机构)最近表示他们已经开发出一种非常有前途的微型生物芯片,能够逼真的模拟人体内复杂的代谢过程,将来或能在药物实验中彻底代替动物模型。

2015-02-03

Regeneron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药Eylea获FDA优先审查权

Regeneron近日宣布,FDA已经决定授予该公司补充生物制剂许可证申请的优先审核权。

2014-12-04

Biochem J:新方法防止糖尿病眼疾视网膜受损

近日,密歇根大学凯洛格眼科中心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化合物,可以中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视网膜造成损害的事件链。这一发现具有重大意义,因为它可能会导致出现一种新的能根治疾病的治疗方法,该化合物主要作用于两种机制:炎症和削弱保护视网膜的血液屏障。这一化合物通过针对关键蛋白质阻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血管渗漏有关的两个重要途径。 到目前为止,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已经为工作年龄段美国人失明的首要原因。

2012-11-18

J Clin Invest:炎症因子或可增加衰老视网膜变性可能

7月16日,J Clin Invest.杂志在线报道高水平的炎症因子和缺乏神经保护性因子可能是与衰老有关的视网膜变性的重要诱因。 由多个基因影响的细胞过程的异常和整个生命进程中各种细胞损伤的积累,决定着与衰老有关的疾病的进展,但其复杂的病因知之甚少。 有丝分裂后神经元,如与视网膜色素上皮相邻的上皮细胞和视网膜感光细胞,特别容易受到细胞衰老的影响,这可促进与衰老有关的视网膜变性(ARD)。

2012-11-18

Cell Neuron:维持视网膜的关键蛋白

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的研究人员与加州Salk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合作,首次在活体内展示了一种特殊蛋白维持健康视网膜的重要作用,这项研究也为免疫、生殖、血管、神经系统的疾病治疗带来了启示。 研究人员在Cell旗下Neuron杂志上发表文章,在动物实验中展示了蛋白S维持健康视网膜的作用,指出该蛋白参与了光感受器(眼部的光敏神经元)的修剪。

2013-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