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ASCO2016:两次自体干细胞移植更有效治疗高危视网膜母细胞瘤儿童患者

根据一项III期临床试验的结果,对高危视网膜母细胞瘤儿童患者进行两次自体干细胞移植要比接受单次自体干细胞移植在三年后更可能没有癌症。

2016-06-08

Nat Commun:微型显微镜揭示星形胶质细胞的隐藏作用

2016年5月3日讯/生物谷BIOON/--一种约一便士大小的显微镜为科学家们提供了探究脊髓内细胞日常活动的新窗口。这种创新技术显示,神经系统中不传导电信号、传统上被视为仅仅具有支持功能的星形胶质细胞,意料之外地会

2016-05-03

微型药物输送设备能够大幅提高胰腺癌治疗效果

研究者们开发出了一款用于治疗胰腺癌的小型植入型设备,通过在小鼠水平进行研究,他们发现该设备比常规的化学治疗方法更加高效,该设备将会改变胰腺癌的治疗方向。

2016-04-27

Cell子刊:利用多能性干细胞制造三维微型视网膜

德国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利用小鼠或人干细胞高效地制造三维视网膜类器官的方法。他们制造的“微型视网膜”为研究视网膜生长、损伤和修复提供新的视角。

2016-04-05

我国新型视网膜疾病早期诊断技术处世界第一阵营

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成都分院院长张雨东11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科学家利用新型自适应光学技术获得高分辨率活体视觉细胞图像,用于不可逆致盲疾病的早期常规诊断有望很快实现突破,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张雨

2016-03-12

德国启动视网膜植入科技

新创企业和研究人员正在飞速研究视网膜植入技术,该技术主要用于恢复盲人的部分视觉。他们借鉴第二视力公司和Pixium Vision公司的视觉系统,将视网膜植入与相机投影图像和眼镜联合,以提供一些视力的恢复。

2016-03-04

Cell & PLoS ONE:治疗视网膜变性疾病的新疗法

对来自诱导多能干细胞衍生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 cells)进行移植是研究人员目前治疗视网膜疾病,比如视网膜黄斑变性的一种疗法,但免疫抑制药物的长期使用非常必要,因为这些来自供体的“母体”细胞和患者本身并无关联。

2016-02-29

PNAS:微型生物电脑竟可代替传统 计算机

常规超级电脑的能力已经令人咋舌,它们能够进行十分复杂的计算,但同时成本也十分昂贵,电路系统庞大,而且运行起来环境温度很高,最重要的是体型太大,几乎相当于一座房子。

2016-03-06

Cell Stem Cell:构建出在体内产生胰岛素的微型胃器官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一个研究小组发现来自胃下部的幽门组织有最大潜力被重编程成一种β细胞的状态。

2016-02-23

再生医学治疗老年性视网膜退化性疾病的进展

老年性退化性黄斑病变(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多发于五十岁以上人群,是全世界老年的主要致盲病种之一。据2010年统计,全球AMD病人超过二千三百多万。病人主诉为视力下降,多以中心视野缺失为特征(见示意图)。

2016-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