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新研究揭示哺乳动物视网膜细胞如何处理光信号
2019年1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 30多年前,当研究人员在青蛙视网膜上进行实验时发现,当被称为光子的光的单个粒子被光敏细胞吸收时,会开始一连串的生化反应,大约500个G蛋白会被激活。现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视觉科学家的研究表明,在级联反应中激活的G蛋白分子的数量要少得多。相关结果发表在《PNAS》杂志上。科学家说,这一新发现很重要,因为G蛋白属于一个非常大的生化信号通路家族,称为
ReNeuron视网膜祖细胞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RP)快速、显著、持续提高视力
2019年04月29日/生物谷BIOON/--ReNeuron Group公司是细胞疗法开发领域的全球领导者,致力于利用其独特的干细胞技术开发“现成的(off-the-shelf)”干细胞疗法,而无需免疫抑制药物。该公司的先导临床候选疗法正开发用于治疗中风所致残疾以及致盲疾病视网膜色素变性(RP)。近日,该公司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的第六届视网膜细胞和基因治疗创新峰会上公布了正在进行的人视网膜祖细胞(
Nat Commun:微型显微镜帮助揭示大脑疾病的发生机理
2019年4月1日 讯 /生物谷BIOON/ --约翰·霍普金斯医学研究小组最近开发了一种相对便宜的便携式迷你显微镜,可以提高科学家对活体小鼠大脑中癌症,中风,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疾病的研究效果 。该装置的尺寸小于5立方厘米,停靠在动物的头上,并收集来自小鼠活跃大脑的实时图像,这些大脑在环境中自然移动。“这项技术使我们能够在疾病模型的整个生命周期内记录大量基础功能的大量数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放射学
Sci Rep:微型DNA“阅读器”有望改善新型抗癌药物的开发
2019年3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DNA非常小,当研究人员想对单链DNA的结构进行研究时,利用显微镜或许是远远不够的,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tific Repor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大阪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解释了抗癌药物如何掺入单链DNA发挥作用的机制。图片来源:en.wikipedia.org很多人都会在一生中的某个时候患上癌症,因此人们对新型有效抗癌疗法的需
视网膜细胞竟然和癌细胞高度相似?
2019年2月24日讯 /生物谷BIOON /——一个健康的视网膜细胞有多像一个肿瘤细胞呢?它会劫持一个产能的化学反应去大量生产需要的分子元件。当肿瘤细胞这样做的时候,它用这些分子元件去促使自身的生长和转移。但是当视网膜细胞这样做时,它们会更新眼睛中的光感受器膜用于维持我们的视觉敏锐。图片来源:PNAS西弗吉尼亚大学(WVU)的科学家Jianhai Du正在剖析视网膜如何完成这个过程。他的最新发现
微型注射胶囊完成人体安全性试验
还记得上个月麻省理工学院(MIT)大咖罗伯特-兰格(Robert Langer)教授开发的口服胰岛素药丸么?这款借鉴了豹龟龟壳结构设计的药丸能够成功将胰岛素做成的微针刺入胃壁中,让口服胰岛素和其它大分子生物制剂成为可能。而今天,位于美国圣何塞的Rani Therapeutics公司宣布,该公司开发的生物大分子递送胶囊RaniPill在首次人体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该公司计划在今年晚些时
科学家有望利用杀肿瘤病毒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
2019年2月21日 讯 /生物谷BIOON/ --当提到“病毒”这个词时,人们常常会将其与感染或疾病联系在一起,病毒的主要目的就是感染并攻击细胞,比如流感病毒和埃博拉病毒等;然而近年来,科学家们对病毒的理解发生了巨大变化,很多研究都阐明了多种病毒感染的机制,同时还有一些研究中,科学家试图利用病毒的杀伤功能来作为治疗之用,比如用于癌症治疗。图片来源:theconversation.com截止到目前
Diabetes Care:深度学习能够提高设备检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准确度
2019年2月21日 讯 /生物谷BIOON/ --根据2月14日在线发表于《Diabetes Care》的一项研究,深度学习会提升糖尿病相关检测设备灵敏度与准确度的提高,从而更加有利于准确检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在最近发表的这项研究中,来自阿姆斯特丹VU医疗中心的Frank D. Verbraak及其同事通过混合深度学习增强设备对视网膜图像进行分级。将其视网膜病变的分类与参考标准进行比较,
强生投资遗传性视网膜病基因疗法
1月31日,强生旗下杨森制药公布称,公司与临床阶段基因疗法公司MeiraGTx Holdings达成了一项全球合作及项目许可协议,双方将在临床阶段遗传性视网膜疾病基因疗法候选产品上进行开发、生产及商业化合作,其中这些候选项目包括CNGB3或CNGA3基因突变所致全色盲以及X-连锁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基因疗法。此外,两家公司还形成了研究合作伙伴关系,以探索其他遗传性视网膜疾病的新靶点,并将进一步开发腺相
Sci Trans Med:微型设备可用于检测紫外光损伤
2018年12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来自美国西北大学麦考密克工程学院的科学家开发除了世界上最小的可穿戴无电池设备,用于测量从紫外线(紫外线)到太阳光谱的可见甚至红外部分的多种波长的光照。它可以同时记录多达三个不同波长的光。相关研究结果于12月5日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发表,重点介绍了该设备的基础物理学,以及该平台对广泛临床应用的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