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上海应物所智能微型化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实现一步检测

多功能集成、用户友好的便携式现场检测设备在低成本医疗和应对突发性传染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物理生物学研究室发展了一种基于“气泡”介导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解决了一步反应完成免疫分析的关键技术问题,并实现了多种重要疾病标志物的快速灵敏检测,有望为便携式现场生化检测提供新的手段。

2014-04-11

中美科学家开发出像皮肤一样的微型健康监测仪

提到可穿戴设备,人们或许会联想到智能手环、智能腰带、智能耳环……但这些都有可能很快成为过去时,因为电子皮肤类产品即将闪亮登场。

2014-04-22

Cell Reports:干扰催乳素与其受体结合加剧癌细胞自噬

在化疗或放疗的压力下,一些癌细胞通过“消耗”一部分自己逃避死亡,使它们能够在治疗下基本保持“睡眠”状态,之后“苏醒”变得更强硬,能抵抗治疗。得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研究人员在Cell Reports杂志上发表报告称:干扰一个促癌蛋白及其受体可以把这个耐药机制转变成致命的,失控的“自我吞噬”。

2014-04-07

PNAS:研究发现癌症关键蛋白Bcl-2和NAF-1如何相互结合

近日,科学家对蛋白质在决定细胞“生或死”过程有了新的认识。实验和计算机分析两个关键蛋白后表明,一个以前未知的两个关键蛋白的结合相互作用可以通过药物来作用治疗疾病。

2014-03-30

PLoS ONE:生酮饮食及高压氧疗法结合或可有效抵御恶性转移癌的扩散

2013年6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南佛罗里达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揭示,无毒饮食和高压氧结合疗法或许可以有效增加恶性转移癌模型小鼠的生存时间,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PLoS One上。 研究者Dominic D'Agostino博士表示,两种无毒的癌症佐剂疗法,即生酮饮食以及高压氧疗法的结合或许对于模型小鼠生存时间的延长具有明显的效应。

2013-06-06

J Neuro:日研究者发现两种蛋白质结合程度可诊断抑郁症

近日,日本一项新研究发现,分析血液中两种蛋白质的结合程度,就可以诊断是否患上抑郁症。这一发现有望促进开发出用于诊断抑郁症的试剂等,改善抑郁症诊断缺少客观指标,只能采用问诊的局面。 神经突触之间的神经传导物质血清素不足被认为是抑郁症的一个原因。此前研究发现,血清素被过多清除与一种载体蛋白质不分解有关,而这种载体蛋白质必须与一种泛素蛋白质结合才能分解。

2012-11-18

PLoS ONE:王琛柱等棉铃虫烟青虫气味结合蛋白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王琛柱研究组发现了一种有趣的气味结合蛋白——OBP10。一般认为,这类蛋白在嗅觉感器中发挥作用,用来运输气味分子到嗅觉受体上。但是,研究人员通过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的方法发现,这种蛋白不仅表达于棉铃虫和烟青虫的嗅觉器官(触角)中,而且在雄蛾的精液中也有表达。进一步研究证明,雄蛾可以通过交配将蛋白传递给雌蛾,并最终出现于雌蛾产的受精卵表面。

2012-11-18

Sci Transl Med:两种药物结合可有效阻止肝癌的发生

近日,来自Bellvitge生物医药研究院的研究者研究发现,两种mTOR蛋白抑制剂结合之后会阻止原发性肝癌的发展并且可以破坏肿瘤细胞,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了近日的国际杂志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 原发性肝癌或肝细胞癌是世界上第五大常见的癌症,因其强烈的攻击性,是世界上第三大致死性疾病。

2012-11-18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纳米涂层能将移植物与骨结合

据一项新的研究报告,一种纳米涂层可防止骨移植物松动或移植失败。有数百万的人罹患髋关节骨折、关节磨损及其它需要进行骨移植的疾病。不幸的是,手术或感染的并发症会造成许多移植物最终失败,并需要进行昂贵的替换手术。Nisarg Shah、Paula Hammond 及其同事设计了一种由多个纳米层组成的可帮助移植物产生一种与宿主骨有着强力界面的生化涂层。

2013-06-27

Neuro-Oncol:粘液瘤病毒和雷帕霉素的结合性疗法或可有效抵御致死性脑瘤

2013年6月2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euro-Oncology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莫菲特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者通过研究表示,粘液瘤病毒和免疫抑制剂雷帕霉素的结合性疗法可有效感染及杀灭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其实一种常见的致死性脑瘤。

2013-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