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eoplasia:HECTD3至少部分通过稳定MALT1来促进癌细胞存活

癌症治疗目前最大的挑战之一是肿瘤细胞具有原发的耐药性以及治疗后逐渐产生抗药性。顺铂是目前广泛用于临床治疗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等实体瘤的化疗药物,它通过造成DNA损伤诱导细胞凋亡杀死癌细胞。但是癌细胞抗药的分子机制还不是很清楚。 泛素化是一种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参与调控多种生物学过程,其系统功能紊乱与癌细胞凋亡以及癌症发展进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2013-01-29

Science:癌症新发现——微管稳定抗癌药

来自瑞士Paul Scherrer研究院,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Molecular Mechanism of Action of Microtubule-Stabilizing Anticancer Agents”的文章,通过解析两种微管稳定剂与微管蛋白形成复合物的晶体结构,指出微管稳定剂与微管蛋白相互作用的作用机理,并深入探讨了微管动力学调控机制...

2013-01-07

Nat Rev Immun:T细胞稳定性及FOXP3谱系特异性研究

3月22日,国际著名评论杂志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 在线刊登了一篇评论文章“调节T细胞—稳定与承诺的一个问题”(Regulatory T cells: A question of stability and commitment),文章中,评论者针对TReg细胞的稳定性以及FOXP3的谱系特异性进行了精彩的评论。

2012-11-18

颗粒表征确保碾压工艺的稳定

在碾压过程中,颗粒分布是影响下游工艺性能和最终片剂产品质量的最为关键的参数之一。在碾压过程中使用颗粒表征,可将工艺控制参数与产品质量直接关联在一起。 使用FBRM颗粒表征优化碾压工艺 在碾压过程中,颗粒分布是影响下游工艺性能和产品质量的最为关键的参数之一。颗粒分布会影响下列操作单元: 利用碾压工艺获得稳定的后处理压片,从而保证溶出度均一和含量均匀。

2013-03-04

中国“碳卫星”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反演算法取得进展

中国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碳卫星,TanSat)是依托于“十二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与示范”重大项目和中国科学院 “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 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由国家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共同资助,是继2009年日本GOSAT卫星、2014年美国OCO-2卫星后世界第三颗温室气体监测卫星,计划于2015年发射。

2013-07-22

Cell Stem Cell:iPSC基因组稳定性良好

美国研究人员通过对小鼠诱导多能干细胞的基因组测序,发现重编程过程不会增加DNA重排或逆转录因子转座的风险。该研究成果发表于10月4日的《细胞—干细胞》(Cell Stem Cell)杂志上。 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C)绕开了胚胎干细胞研究面临的伦理和法律等障碍,因此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然而,如果大部分iPSC含有有害的遗传突变,则它们的生物医学应用将会大大受损。

2012-11-19